“飼料大王”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行曾表示,國內1萬多家飼料企業平均利潤率已經低至1%左右,在生豬(包括活豬及仔豬)價格連續10余周下降,降幅最高已近20%后,養殖戶積極性下降,對飼料需求減少,而玉米、魚粉等飼料的原料價格卻繼續保持高位。業內人士認為,在以上兩大因素的夾擊下,今年一季度飼料企業毛利率將進一步收窄。
國內一家大型飼料企業的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我們公司的豬飼料銷量仍有增長,但是增幅低于預期。因為飼料的價格是根據豬肉價格水平來制定的,豬肉價格下降,飼料價格也要下調,飼料的利潤率因此也相應減少。”
截至今年3月31日,農業部統計活豬、仔豬和豬肉價格分別連續12周、13周和11周呈下降趨勢,累計降幅分別為19.7%、13.1%和12.5%;與去年同期相比,活豬、仔豬和豬肉價格分別下降12.6%、21.6%和9.8%。
上海市飼料行業協會秘書長鳳懋熙對記者說:“飼料行業因為競爭激烈,利潤率本來就不高,現在因為豬肉價格大跌,加上玉米、魚粉等原料價格大漲,一些企業已經處于保本狀態。”
日前,農業部在貴陽舉行“2010年第一季度飼料生產形勢分析會”,會議披露,據對110家重點企業飼料采購價格跟蹤監測,2月份玉米均價1890元/噸,同比上漲22.7%;豆粕均價3470元/噸,同比上漲5.5%;魚粉均價11010元/噸,同比上漲62.9%。為了避免虧損,一些飼料企業試圖提高出廠價格,提價幅度在5%左右,但與玉米、魚粉兩位數以上的漲幅相比,通過飼料提價化解原料上漲壓力的效果有限。
飼料行業由于進入門檻低、集中度不高,產品差異化較小,激烈的行業競爭導致行業利潤率偏低。正邦科技的資料顯示,2006~2008年,飼料行業受到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行業整體盈利水平處于下降趨勢,行業內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水平由2006年度的11.81%降至2008年度的9.63%,正邦科技飼料產品的綜合毛利率由2006年度的10.80%降至2008年度的6.60%。
2006年時,受豬肉價格下跌影響,當時包括新希望、通威股份、正虹科技等國內主要飼料上市公司的毛利率都有下調。而此次豬肉價格的跌勢與2006年時非常相近。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