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凍肉儲備”能否解燃眉之急?作者:豬場動力 來源:互聯網 發表時間:2010-4-7
事件描述:4月1日,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司長王炳南在云南考察旱情時透露,為降低旱災對云南生豬生產的影響,保證市場豬肉充足供應,維持肉價平穩,商務部決定即日起在云南定向收儲凍肉3000噸。那么除了凍肉儲備程序之外,國家今年還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生豬發展的政策,比如說進行補貼,加大對規模養殖戶的扶持,還有一些防御措施等等,這些都會對市場豬肉價格的穩定,發揮積極的作用。下一步根據發改委要求,豬價下跌比較多的東北地區和準備召開世博會的上海地區來收儲生豬肉。其他地區將分期分批啟動凍肉儲備,這樣根據市場形勢、生豬的產量特點和整個市場情況來確定下一步措施。
除此之外,四川省也預備在4月15日開始,實施第一批凍豬肉2萬噸,而第二批凍豬肉1萬噸的儲備計劃將在5月15日實施。
近期,養豬人關注最多的應屬“凍肉儲備”這個字眼了,希望通過國家、地方行政的手段來挽回一路下跌的生豬市場局面。對于大家所關心的問題,筆者著重對“凍肉儲備”能否對當前生豬市場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做一下淺議,還望涉“豬”同仁共勉!
截止本周末,我國生豬價格自去年年末已連續13周下跌,跌幅達21.38%;豬糧比價已連續8周低于6:1,連續5周低于5.5:1。若依據國家09年年初發布的“預案”調控方案,當豬糧比價連續4周處于6:1-5.5:1之間(藍色區域)時,根據市場情況增加必要的中央和地方凍肉儲備;當豬糧比價低于5.5:1時,通過財政貼息的形式鼓勵大型豬肉加工企業增加商業儲備和豬肉生加工規模;當連續4周處于5.5:1-5.0:1之間(黃色區域)時,進一步增加中央政府凍肉儲備,同時要求主銷區和沿海大中城市增加地方凍肉儲備,還可以適當增加地方政府的活體儲備。而今,局部地區已跌破5:1(紅色區域),按著“預案”本應較大幅度增加中央儲備規模。
而今,姍姍來遲的“凍肉儲備”會為我們帶來什么信號呢?
1、09年“凍肉儲備”使本該看好的行情卻鬼使神差的低迷不振;依據行情本應下跌的飼料成本卻異常的“高企”,難道說,調控使本來健康的機制卻出現“紊亂”?而今年豬價異常連連走陰,在已有的預警機制調控下,卻遲遲難以啟動。看來,行政手段在面對市場機制的條件下,不得不心存顧慮。
“凍肉儲備”的目的本起到穩定生豬市場“蓄水池”的作用。本次在生豬價格連續大幅下跌后,開始“蓄水”,以維護政府的可信度。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儲備”則加速生豬產業快速實現規模化,降低散戶比例。
2、通過政府調控實現產業規模化,培養行業龍頭企業。從宏觀來看,規模化是未來企業發展趨勢,散戶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一方面,是為了社會資源整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另外,規模化能夠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所以,作為散戶何去何從?
3、“合作社”是未來散戶必然發展趨勢。作為行業的主體——散戶,不可能完全退出,需要尋求“避風港”。合作社雖然已經倡導上百年的歷史,但真正如火如荼的實施也是最近幾年的事情。目前,行業內最為經典的例子應屬——得利斯,通過合作社的模式將產業做大做強,散戶從中獲得穩定的收益。
4、“儲備”既然是穩定豬價,防止下半年豬價出現大幅攀升的局面,必然有內在原因。豬價在CPI(居民消費指數)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年初溫家寶政府報告中著重提出,2010年CPI指數控制在3%左右,為配合政府指標,作為居民消費的食品必然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
如今,生豬行業連續長時間虧損,作為經營不善的散戶、小企業(未獲得國家補貼)必然會陸續退出,而規模化、資本雄厚的企業在逆境中卻大展宏圖,不斷擴張。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主要是為了穩定食品價格大幅波動,配合國家政策走向。
5、“通脹”猶如猛虎,不利于社會穩定。09年,為應對經濟危機,防止“通縮”,世界各國增發大量貨幣,提高貨幣流通性,但同時也增加后期“通脹”的風險。2010年作為最不穩定的一年,我國也面臨后期“通脹”的壓力,所以,儲備凍肉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提高預防通脹風險的能力,增加物質儲備。
6、“通脹”助推豬價上漲并非好事,怎講?“通脹”出現的本質是貨幣發行量的增加大于商品數量的增加,導致貨幣購買力下降,屆時,即使生豬價格上漲,但由于其成本更高,其盈利能力更低,另外,由于物價上漲,必然抑制消費者購買欲,所以,豬價大幅上漲并非對行業有利。
2010年,國家將“擴大內需”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舉措,但由于我國現有的弊端太多,如高不可攀的房價、身心疲憊的房奴、增加儲蓄以備疾病纏身、為兒上學窮其所有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居民消費。消費不振,豬價不振,人民富足,方可促進消費。
2010年,希望通過政府調控手段,穩定生豬市場,讓養豬人能有一部分利潤,否則08年豬市將故伎重演,“儲備”可以緩解豬價下跌局面,但能否成為長久之計,還將不斷檢測。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