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珍禽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國家對特種養殖業扶持一年比一年加大,珍禽養殖業已成為一種發展趨勢。一時間,珍禽養殖場良莠不齊,一些不法場家趁機牟取暴利,坑害廣大養殖戶。近日來,福建招寶·劉老根生態農莊接到許多養殖戶電話,咨詢他們購買或孵化后的山雞苗出現大批死亡的原因,農莊工作人員都給予細致而專業的答復。據農莊創始人藍招衍董事長介紹,育雛死亡,80%的原因是保溫不當引起的。 野雞、貴妃雞、綠殼蛋雞、鷓鴣、孔雀等珍禽的養殖關鍵在于育雛,如果育雛過關,就意味著養殖成功了一半,為了幫助廣大養殖戶掌握這一技術,招寶·劉老根農莊和福建省永定縣珍禽行業養殖技術協會(國內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經過20年的實踐、摸索、總結出一套十分有效的珍禽育雛核心技術。這里僅著重介紹珍禽育雛的重中之重:保溫要訣。 珍禽苗特別在7天內對保溫非常敏感,這是育雛技術的核心,也是成活率高低的關鍵。保溫標準主要有:①出殼2天以內的珍禽苗以在保溫箱或保溫室內均勻睡覺為準;②2天以后在箱(室)內自由活動、非常活潑為準。保溫的一切工作必須以這個標準為核心。如果溫度太低,珍禽苗輕則啼叫,重則往熱源下相擠打堆,造成壓死,如長時間未糾正,則會拉白痢,或凍死、病死;如果太熱則遠離熱源,張口呼吸,嚴重時也會造成一些傷亡,相對而言,溫度太低造成的傷亡更為常見。因此,廣大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應時刻掌握保溫的實際標準,不可疏忽大意。 特別要注意的是,有的資料介紹保溫均以32℃-35℃為準,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保溫由于受季節、晝夜、雛雞的大小不同而不同,硬性規定一個溫度既不科學,也很容易造成失誤,使養殖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溫度計上,而忽略了珍禽苗保溫的實際標準,使不少養殖戶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招寶·劉老根生態農莊和永定縣珍禽養殖協會鄭重的提醒廣大養殖戶,珍禽育雛應當“看雞施溫”而不是“看表施溫”。希望廣大珍禽養殖戶切忌勿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