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南省農業部門了解到,在澄邁縣開工建設的瑞今100萬頭五星級生豬肉聯廠項目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第一期生產線今年將建成投產,首個瑞今黑豬繁育基地已動工興建。據了解,該公司將打造以5萬頭種豬場、100萬頭五星級生豬肉聯廠、珠三角銷售網絡為主的海南黑豬產業鏈,推動海南養豬產業轉型升級。
生豬產業鏈不平衡
業內人士在分析海南生豬產業存在的問題時指出,海南生豬產業鏈發展至今并不平衡。我省缺乏優良地方特色品種的規模化原種豬場、可持續發展的微生物生態養殖技術、低成本高效益的生物飼料生產與應用、可以進行精深加工并達到國際標準的肉類聯合加工廠(肉聯廠)。此外,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海南飼料價格昂貴、運輸困難導致養殖成本飆升。近兩年海南活豬外銷數量雖有起色,但絕大數還是以白豬為主,與具有優良品質的地方品牌海南文昌雞比較,海南出島的生豬(主要指白豬)與外省比較優勢不明顯。具有一定規模的養豬場都是以白豬為主,養殖成本較高,市場競爭激烈,養殖利潤少。
“海南依靠白豬出口優勢有待加強,但黑豬優勢明顯。”新加坡肉類協會相關負責人在調研海南時,建議我省大力發展黑豬產業鏈。據了解,越是發達的經濟體,其優質特色豬肉的消費比例越大、價格越高。如黑豬在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高端市場其價格通常高出白豬3倍以上。
海南有后發優勢
在海南生豬年出欄600萬頭總量中,有200萬頭是黑豬,目前海南許多農村還保留著養殖黑豬、吃黑豬的傳統。海南黑豬作為海南的優良地方品種,在海南已有500年以上的養殖歷史,其品種穩定,適應海南當地環境,尤其是抗逆性強、疫病少,容易通過簡單的養殖小區模式、公司+農戶的模式進行大范圍養殖,可以解決當地剩余勞動力及就業問題,由于黑豬利潤可觀、穩定,可提高農戶養豬積極性,使農民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據了解,日前瑞今100萬頭生豬肉聯廠項目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第一條生產線將在今年建成投產。
該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珠三角地區是我省豬肉產品最重要的市場,深圳市是該地區最重要的市場之一,而且由于緊鄰香港,深圳市對豬肉產品的消費直接對香港市場形成示范。因此,深圳是海南豬肉產品進入珠三角和整個東南亞地區的橋頭堡。近日,該公司與深圳市肉食品供應企業達成協議。雙方合作必將推動海南黑豬產業的規模化發展,為海南生豬產業走特色、高附加值道路打下基礎。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