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蛋雞在盛產期,若維生素A和維生素E攝取量不足,性激素分泌不平衡,輸卵管及泄殖腔粘膜上皮角質化而失去彈性,起潤滑作用的油質分泌物減少,致使雞產蛋不通暢,產蛋時用力過度造成脫肛。
1.要認真做好育成期的飼養管理
對育成雞應實行限制飼養,7-14周齡的小母雞日糧中粗蛋白質占16%左右,其目的是保證肌肉充分發育,以后每周降低1%,至18周齡時,日糧中粗蛋白質降至12%。這一時期,日糧含代謝能水平不宜超過2700kcal/kg;要每天限食10-20%(即喂自由采食量的80-90%);從7周齡起,每周抽測雞群1-5%的雞體重,根據實際體重與標準體重之差來調整日糧喂量。
如果體重超過或低于標準體重的1%,下周要相應減少或增加1%的飼料量。還要注意育成雞的運動,無論是地面墊料育雛還是大籠育雛,上產蛋雞籠的最適宜時間是17-18周齡,這樣可以控制育成雞適期開產,保持良好體況,防止過肥,從而降低難產脫肛發生率。
2.光照要適宜
光照對雞的性腺發育、采食、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以及產蛋作用極大。
20周齡以前,每天光照時間不宜超過12-13小時,20周齡起,每日光照時間開始逐漸增加,一般可每周增加0.5-1小時,直至增加到每日光照時間15-16小時,以后則保持穩定,切忌忽長忽短。其光照強度,育成雞為2-3W/m2,產蛋雞為3-4W/m2,宜在雞籠兩側上方安置光源,切忌留有光照死角。
3.要加強產蛋盛期的飼養管理
產蛋雞進入產蛋高峰后,不僅產蛋率高,而且體重還在增加,所以要注意營養物質的供應,根據雞群的產蛋水平來合理配制日糧,以免引起蛋雞減產、脫羽、脫肛。
4.搞好斷喙 雞出殼后的6-9日齡用電熱斷喙器或電烙鐵斷喙,上喙斷掉1/2,下喙斷掉1/3,在開產前或上籠時再修喙,要保持上喙短,下喙長,圓滑無尖。
5.提供安靜的生活環境要減少和排除外界能引起應激剌激的各種因素,防止雞群受到驚嚇造成驚群的隱患,對患有啄癖的雞,應單獨飼養或進行淘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