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爾濱新聞網訊(記者 張非非/文 劉維濱/攝)昨日,記者在“裕昌”等多家熟食店里看到,許多市民聚集在店里購買豬頭肉、豬耳、豬手等熟食。據商家介紹,臨近“二月二”,豬頭肉提前熱賣,銷量是平時的兩三倍。
農歷二月初二,我國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表示大地萬物復蘇,一切動植物都開始“抬頭”,一年要開一個好頭,迎來風調雨順。“二月二”吃豬頭是古代留下的傳統,是吉祥兆頭的標志。
據商家介紹,“二月二”的豬頭肉經過選料、清洗、噴烤、洗泡、醬制等十二道大關卡的標準化生產,歷經10多個小時的“修煉”,才能端上餐桌。吃“二月二”豬頭肉有三種吃法,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醬汁吃;三是卷春餅吃。每一種吃法都有不同滋味。
傳說中,龍王是管降雨的,老百姓要把最好的祭品供上給龍王吃。因此,“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用豬頭當供品祭奠祖先,供奉上天。大約從唐朝開始,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這一天吃春餅稱“摸龍鱗”,吃面條曰“扶龍須”,吃米飯是“數龍子”,吃餛飩為“看龍眼”,而吃餃子則叫“順龍耳”。當然吃得最多的,還是肥而不膩、肉骨分離、糯香可口的美味豬頭肉了。
文章來源: 哈爾濱新聞網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