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整天奔波于各個養殖場的王慶珍得知記者要來,一大早便安排人手兵分三路去送養殖戶訂購的獸藥。她的確很忙,在短短兩個小時的采訪過程中,不時有訂購藥品的電話打進來。
老板讓她賣雞蛋自己決心要單干
1998年以前,王慶珍一直向往著能當個教書育人的老師,可是,面對當時教師專業不再分配的現實,她說自己一時沖動選擇了畜牧獸醫學校,而且是第一志愿。當時畜牧獸醫專業還是冷門,很多人對此不屑一顧,尤其女孩子。王慶珍還是頂著壓力學下來了。
80后養雞大戶王慶珍(相關新聞:世代漁民走出個公司老總的創業故事)
畢業實習期間,她去了煙臺一家新加坡獨資企業,在那里,她學會了從孵化到養雞、從化驗到肉類加工包括技術服務等全套手藝。此后,她還在臨沂和莒縣的兩家公司干過相關工作。她說,那時工作相當辛苦,在一家每月只發300元工資的企業里,老板除了讓她負責禽類的化驗外,還分派她做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工作--去市場上賣雞蛋。
賣雞蛋,王慶珍接受不了。她直言自己有技術也有經驗,干這些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活,感覺太丟面子。再說,工資太低,連自己都養活不了,還要向家里要錢,不如辭掉工作自己干。開始沒有資金,她先去經營獸藥的藥廠幫忙賣藥,結果第一個月就為藥廠掙了10000多元。攢下三四千塊錢的資金,她在鎮上租了間房子,成立了自己的獸醫服務站開始單干。后來隨著業務擴大,又將服務站搬到了縣城,起名慧康養雞專業合作社。
生孩子的前一天還騎車在外忙碌
王慶珍說,創業之初的確不是一般的困難,2005年尤其辛苦。那時有孕在身的她剛創業不久,正缺錢,而且又碰上了全國大規模的禽流感,許多養禽類產品滯銷,很多養雞戶面臨破產的危機,紛紛轉行,所以日子很不好過。但是樂觀的個性讓她堅持工作,就在分娩的前一天,她還騎著摩托車奮斗在為養雞戶送藥的一線。
現在這個服務站就是這么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出來的。王慶珍微笑著說,只是現在想起來真有些后怕。
開局免費打疫苗敲開養殖大市場
單干之后,王慶珍開始每天騎著一輛摩托車,挨家挨戶地跑。小到僅有幾只小雞的農戶,大到形成規模的養殖場,都留下了她的足跡。送藥的同時她還為養殖戶的雞鴨免費打疫苗,為他們提供家禽飼養有關技術信息服務。那時,她是縣上最早免費上門為牲畜、家禽打疫苗的畜牧技術服務員之一。
2005年就辭掉工作和她一起忙生意的丈夫王維成告訴記者,妻子就是靠技術和周到的服務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從免費打疫苗開始,養殖戶對她印象就很好。時間長了,這些人逐漸成了她的穩定客戶群。現在,她在莒縣獨家代理三種無公害綠色家禽藥品,成為各鄉鎮畜牧獸醫藥店的批發商,擁有固定大客戶三四十家。而且,隨著莒縣養殖規模的擴大,她的客戶群體也在逐漸增多。王慶珍說以后她還會進一步擴大業務,普及防疫知識,提供養殖技術指導。
現在,王慶珍在縣城不但有了門頭,而且擁有兩輛小貨車和一輛小轎車;不僅自己走上了富裕路,也讓自己的一家人都搭上了致富車。
弟弟妹妹看她嘗到了甜頭,現在也都干起了畜牧獸醫服務這一行,就連妹夫都被帶動起來,一家人為畜牧獸醫忙得不亦樂乎。
面對現在每年500萬元的營業額,王慶珍笑談:當初也沒想到能干成現在這樣,只是想腳踏實地地做好本職工作就行了。說這話時她一臉的自豪。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