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是病原微生物中最小的一種,其結構簡單只含有一種核酸(核糖核酸RNA,或脫氧核糖核酸DNA),外殼是蛋白質,不具細胞結構。大多數病毒缺乏酶系統,不能單獨進行新陳代謝,必須依賴宿主的酶系統才能生存繁殖。抗病毒藥物必須具有高度選擇性地作用于細胞內病毒的代謝過程,并對宿主細胞無明顯損害,目前臨床上應用的抗病毒藥主要有五類: - 抑制脫氧核糖核酸型病毒(抗DNA):阿昔洛維,阿糖腺苷,阿糖胞苷等。
- 抑制核糖酸型病毒(抗RNA):病毒唑(三氮唑)核苷。
- 激發宿主細胞合成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繁殖,干擾素等。
- 抑制病毒顆粒表面神經氨酸酶活性,阻止病毒釋放;異喹啉類等。
- 阻止病毒穿入宿主脫殼,防止宿主細胞感染:金剛烷胺等。
其它:中草藥穿心鏈、板藍根、大青葉、金奶花、地丁、黃芩、紫草、貫眾、茵陳、虎仗等也具有某種抗病毒作用,常常用于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