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是李敖的作品,但出處沒有考證!
有人在網站里面談到我李敖,說你李敖有點偏心哦,你對中國的批評,凡是涉及到國民黨部分,涉及臺灣的部分,你就比較苛刻,比較嚴格,涉及到共產黨部分,中國大陸的部分你就比較寬大,比較松,你是不是兩面人啊?國民黨關了你,你就罵它罵得狠,對共產黨你就客氣,是不是啊?我跟大家說,你太小看了,把我李敖看得太小了,你小心眼,你的見識啊就變小了。中國古代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也是政治家叫做晏子,晏子有一次呢出門,有個女孩子在路上攔他,漂漂亮亮的這個女孩子啊,就要私下跟晏子講一句話,什么話呢?她跟晏子說我有一件事情啊要拜托你,什么事情呢?說我爸爸遭遇什么困難,我希望你幫我爸爸解決這個問題,什么代價呢?我愿意陪你睡覺,許身給你陪你睡覺。這個晏子就很感慨,感慨什么呢?說我給人家什么印象,什么壞印象,居然使這個女孩子覺得她陪我睡覺,認為用這種代價,我就會幫她忙,就表示我根本品格很低嘛,我的水準很低嘛,水平很差嘛!人家用這種標準來看我。我告訴大家,用很多標準來看人的時候,不要小看了人,我李敖就國民黨關了我,我就恨國民黨啊?共產黨沒關我,我就捧共產黨?太小看了人,我是告訴大家,為什么兩個標準不一樣,其實是一樣的,就是說,我們要給他們時間,什么時間?一九四九年中國共產黨搶到了中國的統治權的時候,是一窮二白,國民黨把能搬走的全搬走,能炸掉的全炸掉,留給中國大陸是兩百萬土豪劣紳、流亡土匪要你清除,清除這個臺面,國民黨把整個國庫九十二萬兩黃金搬到臺灣去,請問共產黨在接受這個攤子的時候,要使中國能夠慢慢復原,是不是要一段時間?因為被國民黨打劫得這么嚴重,破壞得這么嚴重,趕上了美國人在韓戰出了問題,高麗戰爭出來了,又為了中國的安全,中國的尊嚴,一定要跟美國帝國主義打一仗,這個時候又打了這個戰爭的時候,中國要不要付很多代價?所以這個時候啊,我們發現連吃頓飽飯都是很難的時候,談什么事情,先談吃飯要緊嘛!就這樣子啊,是在這個情況底下,慢慢地成長起來的,然后再經過自己的錯誤,從文化大革命再往前算,從大躍進開始,如鄧小平所說,我們耽誤了二十年,說這個時候呢,我們在摸索里面前進,好容易現在由于鄧小平最后他處理的方法的正確,總算目前現在開始走這條路了,不是嗎?中國不是這樣走來了嗎?我李敖小的時候,親眼看過日本兵騎著馬,在我們的國家里面那樣子耀武揚威,所以對我這個年紀說起來,一個強大的中國對我是非常重要的,對我的信仰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在跟大家講,我們中國講富國強兵,什么叫富國強兵?大家看,中國的《二十四史》,就《二十五史》里面,《史記》里面的,《孟子荀卿列傳》里面的一段話,他說當時的秦國,秦用商君,就是商鞅,富國強兵,這四個字太吸引我了。我們中國太窮了,談不到富國,可是強兵很重要,為什么呢?因為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被洋鬼子打,我們中國國力太弱了,這個洋鬼子里包括東洋鬼子,包括日本人,所以跟我說起來,我們中國有一個武力,使全世界的洋鬼子、東洋鬼子不敢打我們,這個對我李敖太重要了,對我們中國也太重要了。今天享受到這種結果的人,知道不在話下,當然沒人敢打我們,可是你知道我們付了多少代價嗎?我們花了一百五十年的時間,花了千萬人頭落地的代價,才換得了最后中國還沒有富國可是先強兵的這個境界,我們付了那么多代價。
通過這些比較可以看出,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上,第一位巨人毫無疑問是毛澤東,因為他起到了其他人無法代替的作用。他誕生的時代,中華民族正處于歷史上的最低點,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眾所周知,當時的世界上沒有誰瞧得起中國人,“東亞病夫”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成為中國人深切的恥辱和隱痛。正是毛澤東使中國站起來了,朝鮮戰爭使全世界都對中國刮目相看,從此中國人揚眉吐氣。中國成為舉世公認的世界軍事強國。
但中國成為世界軍事強國,并不等于世界經濟強國。20世紀強國與弱國、富國與窮國的主要標志是工業化的程度。又是毛澤東使中國在短短二十多年內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業化道路,成為世界主要工業強國之一。到1980年,中國的工業規模已經超過世界老牌工業強國英法兩國,直逼在西方強國中坐第三把交椅的西德(見美國著名學者保羅?肯尼迪的名著《大國的興衰》)。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的工業總產值躍居世界第三位。
目前許多人有一種錯誤認識,即認為毛澤東不懂經濟,導致中國大陸的發展落后于同期的日本和“四小龍”。這是當今最大的謬誤。首先,日本和“四小龍”的起點與中國不一樣。日本在明治維新后就開始了工業化,到二戰時,日本能夠年產上萬架飛機,而中國連一架飛機都不能制造。許多人以為德國和日本經過二戰,變成了一片廢墟,其實戰時德國和日本的工廠都隱藏到地下或者分散,美國的飛機根本奈何不得,否則美國根本不需要扔原子彈和拉攏蘇聯出兵,用飛機將倭國工廠統統炸光就行了。手持木棍的日本兵還抵擋美國人嗎?日本到1945年7月仍有月產上千架飛機的能力,比1942年的飛機月產量還高,說明其工業基本完整無損。何況日本擁有一支宏大的科技隊伍,以及一支熟練技術工人大軍,這是舊中國根本無法比擬的。因此到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日本實際要領先中國80年。即使是臺灣和韓國,由于它們曾經成為日本的部分領土(殖民地),整體水平也要領先中國大陸50年(誰如果不信這一點,可以去閱讀著名作家蕭乾在1946年寫的《冷眼看臺灣》一文)。而香港和新加坡作為城市,以整體水平來衡量當然要比中國大陸(大多數地區是農村)發達得多。何況它們還是英國遠東殖民地的兩大中心城市,英國從殖民地掠奪的大量財富都集聚到這里,所以中國大陸與它們的出發水平不同。經過毛澤東時代的短短三十年,中國實現了從農業國到偉大工業強國的歷史性跨越。中國實行的是趕超戰略,即瞄準西方先進的工業水平,別人有的我們要有,別人沒有的我們也要有。到毛澤東去世前夕,幾乎所有西方有的中國都有了。天上有噴氣式飛機,地下有汽車、火車和輪船,衛星、導彈、原子彈樣樣俱全。而“四小龍”能造什么?它們是典型的殖民地經濟,只能造服裝鞋帽之類。它們趕上了冷戰時期的好時光,那時西方殖民地各國的反帝獨立斗爭風起云涌,對西方來說,只有在美英刺刀保護下的“四小龍”才是安全的,因此投資都集中于它們,造成了它們的短暫繁榮。但它們沒有發達的制造業和核心技術,繁榮根本長不了。20世紀初期的阿根廷靠養羊也曾富得流油,但現在如何呢?冷戰結束后,“四小龍”的經濟發展很快陷入困境,而中國卻仍在高速前進,因為中國有自己的制造業,幾乎什么都能夠制造。而中國的工業化基礎正是毛澤東為中國人民奠定的。
誠然,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得并不是很快,但這是為了籌集中國工業化的資金。西方工業化的資金來自殖民掠奪(英、法)、剝削黑奴(美國)、對外征戰獲得賠款(德、日)。而象蘇聯和中國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只能首先節衣縮食積累工業資金,將自己的工業發展起來,然后利用工業創造的財富享受美好生活。在毛澤東時代,中國首先建立了大量的礦山鐵路,然后是鋼鐵廠,再以后是機械廠。當機械工業初具規模后,就可以建立各種輕紡廠、自行車廠、電視機廠等等,以改善人民的生活。但毛澤東就在中國即將從積累時代轉向消費時代的時刻離開了我們,沒有看到人民生活獲得極大改善那一天的到來。這是他一生的遺憾。而許多不明道理的人,卻將毛澤東時代看成貧窮的時代。
令人遺憾的是,最近一二十年來,中國的某些經濟學家被四小龍的暫時發展所迷惑。在他們的鼓吹之下,中國一度采取了與四小龍相似的經濟發展路線,即追求的是賺錢而不是趕超。這些年來,中國利用外資建立了許多低水平的加工工業,賺了一些錢,卻沒有集中力量進行艱苦的技術趕超,導致中國的技術水平與西方的差距越來越大。毛澤東時代,中國曾經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科技成就;而最近一二十年來,中國取得了哪些引以為傲的技術成就呢?也許只有飛船上天了,但這是靠毛澤東給我們留下的技術底子。如果當初我們按照毛澤東“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能夠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的先進水平”這句話指引的道路走下去,中國今天已經是與美國并立甚至超過美國的現代化強國。
中國人的生活水平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相比,絕不是許多人所認為的天上地下般的差距。如果這些人有幸到“四小龍”實地生活體會一下,就會發現“四小龍”的絕大多數老百姓并非他們想象的那樣富得流油,日子艱難的大有人在。即使是歐美發達國家,大多數老百姓生活同樣是緊巴巴的,基本上在銀行沒有存款。歐美國家的居民通常只生一個孩子,絕不是他們有計劃生育的意識,而是難以負擔兩個孩子的供養和教育費用。有些人認為毛澤東是專制獨裁。他們不知道,西方民主制度的特點是一盤散沙,軟弱無力。美國也承認,凡是實行了美式民主的發展中國家,至今未有能夠在經濟方面取得成功的。20世紀初期德國和日本工業化進展最快,它們的君主專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因為強大的中央集權體制使它們能夠將資金集中于重工業。戰后,日本和“四小龍”在它們的高速發展時期,都不是真正的民主國家,而實際是專制國家(日本是自民黨長期執政,新加坡是李光耀家族掌權,香港是殖民統治,臺灣和韓國是軍人獨裁)。中國沒有在20世紀后半期實行美式民主,是中國的大幸。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如果要阻止中國在21世紀成為世界首強,最好的方法就是實行歐美式民主制度。菲律賓近年光榮地實行西方式民主,選出的總統都是演員和美女。我們不難想象,如果在中國實行西方式民主,那么中國眾多的小燕子迷們就會將身穿日本軍旗裝的趙薇抬上總統寶座。當然趙薇的軍旗裝事件很可能只是無心之失,但如果被扶上去是另外一位為金錢不惜匍伏在洋人胯下的女明星,由這樣的人來領導偉大的中國趕超西方,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毛澤東給中國帶來了社會主義制度。有些人認為社會主義的大鍋飯不能使人們發揮積極性。其實,西方現代企業都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制度,由專門的管理層經營企業,老板只占有股份。但西方擁有一套嚴格的獎罰制度,誰要是搞砸了企業,他將終生沒有飯碗;而中國的官員搞砸了企業,還可以易地為官。可見,中國缺乏的是有效的獎罰機制,而不是所有制的問題。那些鼓吹中國應全面實行私有制的經濟學家們,都應該埋名隱姓到私企去體驗一下生活,親身嘗嘗老板和工頭們拳腳的滋味。有過這一番體驗后,相信他們中有良心的人會紛紛從右派變成左派。
有些人拿今天朝鮮的情況,認為毛澤東時代的經濟不行。其實朝鮮是戰后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即使按照臺灣方面的估計,20世紀80年代朝鮮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亞洲也僅次于日本和“四小龍”,而高于所有其它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亞洲各國(不包括西亞石油國和作為資源富國的馬來西亞)。目前朝鮮的經濟困難,主要是其主要貿易對象蘇聯東歐集團解體和西方封鎖的結果。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將韓國封鎖幾十年會是怎樣的情形?也許不用幾十年,只要幾年就可以使其制度優越的神話徹底破滅。
。。。。。。。。
毛澤東時代的另一大特色,是全體中國人民具有很強的凝聚力,這是中國成為現代化強國必不可少的條件。人們看看那些近代發展最快的國家如日本、德國和蘇聯。德國和日本由于統治集團大肆宣傳本民族優越論,客觀上造成德意志、大和民族具有很強的凝聚力。蘇聯是用共產主義理想凝聚人心,也使其各民族具有高昂的戰斗力。中國在毛澤東時代,可以說是億萬軍民眾志成城,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敢惹。可以斷言,如果毛澤東在世,給美國天大的膽子也不敢炸中國大使館。令人遺憾的是,毛澤東逝世以后,中國某些不明道理的知識分子,大肆攻擊毛澤東、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而推崇西方的所謂民主(他們忘卻了孫中山的教訓),造成社會人心混亂。他們并不真正了解歐美和“四小龍”,盲目推崇西方,使中國人在一夜之間喪失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眾多的人才外流。現在許多有點錢或技術的人都想移民西方,許多有點姿色的女人也都想嫁西方人(哪怕是白發老翁)。本來香港和臺灣根本不值得我們效仿,它們近年的蕭條已經說明了其殖民地經濟模式的失敗。但在這些知識分子們的美化下,香港和臺灣被許多人看成了天堂,那些沒有文化、沒有才干,只會吼幾嗓子的港臺歌星們,竟然成了內地眾多少男少女傾慕的對象。在毛澤東時代,中國的少年兒童們高唱著氣壯山河的革命戰歌,這樣有戰斗力的一代沒有任何國家不害怕;而現在中國的少年兒童們沉迷的是港臺的靡靡之音,哈美哈日哈韓。這樣,美國會把中國放在眼里嗎?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