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營銷員離職帶走客戶的原因,這主要是一方面可能是營銷員曾經給客戶帶來了相當可觀的利潤或“好處”,而客戶“感激涕零”,以致“情感”加深,成為了“鐵哥們”,“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另一方面則可能是企業的“信譽透支”,企業信譽發生“危機”,致使營銷員的離職讓客戶看不到企業的希望從而“移情別戀”,進而“追隨”營銷員。
大企業靠品牌,小企業靠推銷。營銷人員的作用無可替代,那么,企業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或者減少此類現象的發生從而“防患于未然”呢?筆者認為,企業除了要修好“內功”,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外,還應該在如下方面做好工作:
首先,健全和完善相應的職能部門。組建客戶管理部或市場部,其主要職責就是客戶的檔案管理及日常管理,其隸屬關系可劃歸為營銷部下屬機構。具體工作是對客戶進行日常及分類管理,并熟悉客戶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經營狀況,更進一步講也包括客戶的抱負、品行、性格、喜好、特長等等。
其次,在管理方面,實行垂直的雙重管理。經銷商不僅受片區及各級營銷人員管理,而且還受客戶管理部的直接管理。這種雙重管理模式,使營銷管理實現了“短、平、快”,加快了信息流的傳遞與溝通,避免了信息渠道不暢、信息滯留下游的弊端。
再次,在日常溝通方面,遵循:“1、4、7法則”,即每周一、四、七定時與客戶進行雙向溝通,通過“互通有無”及“貼心”式的服務,便于公司“明察秋毫”、“見微知著”,從而更好地處理和改善與經銷商之間的關系。
最后,“追根溯源”,橫向交流。在公司內部各級營銷人員的管理上,根據實際情況,有條件有目的地實行“橫向交流”的“異地任職”管理模式,推行“111”內部交流工程。即一個營銷人員,只能在一個區域或市場任職一年,即交流到別的區域或市場同級別任職。這種交流方式,不僅可以促進內部之間的互相激勵和學習,并且還可以有效避免內部“腐敗”,便于公司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案例:2004歲末年初,方便面企業遭遇“非典”,筆者任職的方便面企業由于原材料物價上漲,造成部分營銷人員思想浮動及情緒不穩現象,公司及時發現了這個苗頭后,為避免以前營銷員離職帶走大批客戶這一“沉痛教訓”,隨即組建了大客戶管理部,隸屬營銷總監直接管理,并立即啟動預案,開展工作,同時,針對“變數”可能較大的江蘇、安徽、兩湖等大區,重點“攻關”,“零距離”接觸,充分與客戶進行了多方面的溝通。此外,公司還通過競聘的方式,異地交流了部分大區經理,緩解了公司較為“緊張”的危機狀況。后來,經過公司全方位的系列調整,雖然也有個別營銷人員離職,但通過這些“變革”,公司整體客戶穩定,銷售信心大增,一場即將發生而經過防御沒有發生的企業危機消滅在了萌芽狀態,更為有趣的是,經過異地交流,竟使部分以前市場做的不太好的營銷人員“激活”起來,他們在新的區域和市場,“建功立業”,發揮了較高的水平,使業績和個人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正應了那句話,樹挪死,人挪活。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