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386|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廣東江門崖西地區塘虱市場調查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2-21 09:12: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目前來講,崖西地區塘虱的養殖水平還比較低,養殖戶在投料方式、管理方式和疾病防治等方面做得還不夠。總結2009年的市場情況,不管是養殖戶、經銷商還是飼料廠家,都應該深思崖西塘虱市場將來應該怎樣走下去?


    □文/廣州市誠一水產科技有限公司 梁正棋

    一、塘虱的生物學特性
        塘虱魚,學名胡子鯰(Claris fuscus),在分類上屬鯉形目、胡子鯰科。體長20厘米以上,體重150-250克,最大約500克。塘虱魚原系野生魚類,棲息于河川下游、田野、坑塘、溝渠等處。性喜成群,貪食,主要攝食動物性餌料,如昆蟲、小雜魚、蝦、貝類等。多在夜間活動和取食,白天則潛入水底或洞穴中。人工飼養后,亦能在白天攝食,食取部分植物性精飼料。塘虱魚適應能力強,可在小水體和低溶氧的環境中成長,且病害較少,飼料來源廣,容易養殖,成本較低,適宜于小水面養殖。
        目前塘虱的養殖主要集中在江門崖西、鶴山龍口和桃源、潮州和廣西玉林等地區。崖西地區養殖面積大,據當地經銷商估計,有3000-4000畝水面,并且非常集中,80%以上的池塘都是養殖塘虱,少量魚(四大家魚)鴨混養。
    二、調查內容
        為了解江門崖西塘虱的養殖模式和當地飼料的使用情況,筆者于2009年3-4月期間多次對養殖戶和經銷商進行調查,主要內容包括:養殖規模和養殖條件、養殖模式、飼料情況、養殖效果等。
    三調查結果
        1、崖西地區塘虱養殖模式
        塘虱池塘面積較小,均是土塘,一般在2-6畝之間,淤泥10-20cm,水深達到2-3米,均不配有增氧機。每年刮魚后干塘,用生石灰消毒。當地水源主要來自天然降雨,也有少量水庫儲存天然水,供缺水的時候使用。池塘水質較差,pH偏酸,在5-7之間。
        苗種放養時間主要集中在4-8月。放養規格分為兩種:(1)、放養規格魚種,包括20-30、40-50或者60-70尾/斤(價格7-10元/斤)不等,每畝放養1-2萬尾;(2)、直接放養水花(孵出后3-7天)(25元/斤),放養密度不等,一般在5萬-6萬尾/畝,或者稍微大點的(300尾/斤,價格15元,密度3萬以上),個體達到60-70尾/斤根據水質和苗種成活情況補充苗種或者分塘。魚種的培育較為復雜,經常發生批量死亡,這主要是因為當地水質差,另外還有氣溫變化大,魚種階段水深一般維持在0.8-1米之間。苗種2個月后就可達到40尾/斤的規格,之后成活率比較穩定,維持在70-80%。
        整個塘虱養殖過程中,一般一天投喂兩次,早上6:30左右,下午5-6點;當地投喂方式有直接在塘邊潑灑和直接將飼料倒入池塘中間兩種,成魚投喂率在2-3%左右(養殖戶估計每餐3000斤魚/1包料)。魚體達到上市規格之后,改投加黃料繼續投喂15-30天,加黃料的投喂率為1-2%,使魚體顏色加黃,如體色仍不能滿足市場需要,需繼續投喂加黃料。加黃料對塘虱生長作用不大,主要用于魚體著色。
        塘虱上市規格在0.3-0.6斤/尾,崖西地區全年都有規格魚上市,每次出魚全塘出完。出魚時間一般在午后,主要的交易市場在黃沙、中山和珠海水產交易市場,而消費市場在江門、珠海、潮汕等地區。價格6.7-7.1元/斤(2009年2月份價格)。塘虱上市除了要求體重達到規格之外,對體色要求非常高,體色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價格的高低,未達到要求(體色要求夠黃)的魚販不會收魚;另外,大肚魚也需要在上市前幾天停食,待肚子消失后才上市;魚販對魚的肥滿度和體型要求一般較低。
        當地養殖一次放苗,一次捕完。周期一般為一年,最快也要10個月。池塘養殖塘虱的產量較高,一般畝產達到3000-5000斤,最高的可達萬斤。
        塘虱魚病多,主要是腸炎病、肝大、膽大、鰓腫大和細菌性打印病;使用的消毒藥品主要是海水晶,強氯精使用較少,對魚體皮膚有副作用,生石灰效果較好,但使用較為麻煩,養殖戶很少使用;治療腸炎病的藥品主要是獸用鹽酸恩諾沙星,拌料投喂。另外,由于天氣過熱、投料過多,會導致魚鰓部附近腫大,引起魚的死亡。
        2、飼料使用情況
        2008年崖西地區飼料使用的主要情況:(1)、餌料系數高(2.5左右);(2)、加黃料效果差(錦峰加黃料效果還可以)。由于投喂不同飼料,后期即使同樣投喂錦峰加黃料,達到上市要求體色所要時間也不同,嚴重增加了養殖成本,還推遲了上市時間;(3)、7-9月期間死魚情況多。
        2009年飼料情況較為樂觀,質量都有較大提高,餌料系數在2左右,體色也不錯。很多飼料廠家都進行了加黃料配方調整,推出自己新的加黃料,效果不單是加黃還有促生長效果,這是養殖戶非常接受的。在塘虱生長料方面,部分廠家推出高蛋白和低蛋白進行試驗。
        另外,少量養殖戶開始自己購買小型膨化機和原料自己配制飼料(目前有3個養殖戶),  據介紹,自配料的成本低于飼料價格30元以上,并且效果也差不了太多,其一年就可收回購買膨化機的成本。
       (1)飼料銷量
        整個崖西地區飼料銷量在2萬噸左右,飼料品牌較多,主要有金浦、奧特、金環、錦峰等。
       (2)飼料價格
        當地飼料品牌有好幾十種,價格不一。最高價超過100元/包,最低85元/包左右,價格差距在10-20元,2#料普遍蛋白在35%左右,3#料蛋白在33%左右。
       (3)養殖成本與利潤
        2008年上半年魚價較高,最高達到8元,上半年出魚的養殖戶賺錢較多,但由于下半年魚價下降,使得08年養殖戶整體賺錢不多,甚至有些虧本。當地一代表性的養殖戶,養殖成本大概為6.5元/斤。其具體養殖情況如表1:
       (4)市場現狀
        崖西地區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塘虱的銷售問題,大量已經達到上市規格的魚等著出售,價格不好(6.4元),對魚體色要求高,同色和體型俱佳的才能被“魚中”看上,對于過小和體色較差的魚,被挑出,低價出售(3元)。何為“優質”塘虱呢?體色金黃,體型修長、背肉多,肚子小。目前雌性塘虱正處于性腺發育階段,所以肚子較大,這些都是養殖戶和“魚中”不樂意的。
    四、分析討論
        不同尋常的2008年已經過去,通過2009年多次拜訪崖西地區養殖戶和經銷商,對當地的養殖情況、飼料情況以及價格市場都有了一定了解。
        總體來說,崖西地區塘虱養殖戶養殖水平是比較低的,這主要體現在:
        水質管理:崖西水源較少,以天然降雨為主(酸度大),養殖戶平時對水體很少消毒,平均一年2次左右,很多都是在水質變化很嚴重或者死魚多的情況下才對水體消毒;換水少,并且是無水可換。
        疾病管理:崖西塘虱養殖戶對于疾病認識較少,魚體犯病后用藥較多,并且沒針對性,對死魚情況也不夠重視。
        日常管理:很多養戶每天在自己養殖場呆的時間不超過1小時,僅僅“倒料”而已,對魚的認識僅僅在“肥”和“黃”。
        通過對多個池塘水質pH、氨氮測試,發現氨氮偏低,pH在5-7,水質較渾濁。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成活率。
    通過以下措施,可改善以上狀況。
        水質的管理:定期消毒,至少每月消毒一次,可選擇生石灰(20-30斤/畝)、二氧化氯和漂白粉等,生石灰除了可以消毒,還可以調節池塘水質的pH;雨后也需消毒。
        苗種的培育:目前崖西地區的苗種成活率是非常低的,主要原因是水溫和水質,放苗時間在5月左右,水深60-80cm,放苗前做好池塘的消毒工作以及防范措施(放蛇防蛙等);保持好水質,定期消毒,半月一次;定期加水。保證苗種階段的成活率(50%以上),每畝能節約成本2000-3000元。(計算方式:25000尾/畝÷40尾/斤×9元/斤-50000尾×0.06元/尾=2625元)
        養殖戶在日常管理方面比較差,主要體現在:投料方式、管理方式和疾病防治。
        很多養殖戶直接采用“倒料”的方式,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魚的均勻生長,對于目前的崖西市場(規格較小魚價格3元/斤)影響比較大。建議養殖戶采用潑灑的方式,觀察魚體攝食情況。
        日常管理:打撈死魚,多巡塘,觀察魚體活動情況和水質變化情況。
        疾病防治:養殖戶一般在大量死魚和水質變化很嚴重后才進行消毒處理,平時很少定期消毒。據當地養殖戶介紹,每個月使用1-2次生石灰消毒,魚長的更快更肥。定期消毒可以減少魚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這也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養殖成本。崖西養殖戶對的疾病認識很少,下藥的標準僅僅停留在“別人用這藥治好過”。
        目前崖西塘虱市場極其不樂觀,魚價低,沒市場,很多養殖戶等著出魚。加上2008年飼料質量的問題,使得很多養殖戶2009年塘虱的放養數量大大減少,另外苗種的放養時間也相應的推遲。面臨嚴峻的2009年,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體會:
        做好質量,把好原料關。原料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魚體的餌料系數、體色和成活率等。針對2009年放苗密度小和晚,配方上可以增加蛋白含量,保證魚在過年前后上市,這階段價格高,也可以避免魚性腺的發育,降低餌料系數。
        根據塘虱營養需要,優化配方,在保證生長效果的基礎上盡量減少成本。
        尋找優質苗種,目前崖西地區苗種均來自當地。
        技術上,目前崖西地區養殖戶在水質調控和疾病防治都做得較差,這就需要飼料廠能提供幫助,帶領養殖戶養好魚,共同賺錢。
        對于2009年的市場情況,不管是養殖戶、經銷商還是飼料廠家,都應該深思崖西塘虱市場將來應該怎樣走下去?
        按照2009年的市場,養一斤塘虱的成本大概為:飼料成本4.5+漁藥成本0.4+苗種成本0.3+人工0.1+0.3=5.6元。在這成本中,飼料成本有0.2-0.5元的空間可以調整,苗種成本可以下調0.2元。對于養殖戶來講,總成本決定利潤,飼料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調整總成本才是關鍵。飼料廠家在保證做好飼料的同時,合理調整配方,以滿足當地養殖條件,另外更多地幫助養殖戶提高成魚成活率和苗種的培育。
        目前的飼料趨勢有兩種,一是提高蛋白,崖西市場上有兩種高蛋白飼料(38%),效果都有待觀察;二是降低蛋白,崖西市場上飼料最低蛋白在30%左右,效果也有待觀察。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楚天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2-21 09:48:22 | 只看該作者
    同意啊!我在廣東調查的時候也發現這個問題,不僅是塘虱其他如羅非魚、草魚、生魚都有這個情況。但是如果是膨化飼料的話問題不會很大,顆粒料就不行,會嚴重損壞水質。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0-2-21 11:13:12 | 只看該作者
    人工500每畝一年,瀑布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07:2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港市| 东阿县| 安阳县| 容城县| 恩施市| 万山特区| 长垣县| 高阳县| 含山县| 石台县| 泰宁县| 土默特左旗| 英超| 曲水县| 长兴县| 玛多县| 封开县| 肇州县| 苍梧县| 曲水县| 巴林左旗| 孝感市| 体育| 城口县| 温宿县| 三河市| 乌什县| 外汇| 巧家县| 江口县| 庆安县| 乐都县| 贵阳市| 万年县| 昌吉市| 丰镇市| 大新县| 永寿县| 林口县| 正阳县| 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