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771|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信息] 澳大利亞奶牛業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2-20 12:50: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摘要:澳大利亞是奶牛業非常發達的國家,乳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澳大利亞奶牛業獨特的生產體系、優良的奶牛品種和先進的遺傳評價系統是其奶業迅速發展的關鍵。筆者從澳大利亞奶牛業歷史與現狀、奶業生產、遺傳評價系統和奶牛品種等幾方面對澳大利亞奶牛業進行了系統的介紹。

    1.澳大利亞奶牛業發展歷史與現狀

    奶牛業是澳大利亞一個主要的農業支柱產業,牛奶產量已經遠遠地超出國內需求,因此澳大利亞已經逐漸成為世界主要的乳制品出口國。澳大利亞的奶牛業始于1788 年,最初兼用型短角牛為早期的移民提供了許多奶和肉食品。

    娟姍牛(Jersey)是在19世紀中葉以前傳到澳大利亞的,而荷斯坦·弗里斯牛(黑白花牛)是在1850年左右被引進的。澳大利亞國內奶牛數量隨著主要人口集中地區加工業的發展而逐漸增長。奶牛頭數1970年達到頂峰,泌乳母牛達到280萬頭。隨后數量開始下降,到1989 年已經降到160萬頭,其后基本保持在200萬頭左右,但是奶牛個體生產性能有了顯著提高。在世界前42個奶業生產發達國家中,澳大利亞排第15位,并且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僅有的8個奶牛群體規模逐漸增加的國家之一。

    與世界大多數主要奶牛飼養國家集約化飼養相反, 澳大利亞奶牛業是以全年放牧為基礎的飼養模式。雖然近幾年種植谷物和其它一些飼料的農場增加較快,但在澳大利亞集約化飼養奶牛的模式卻并不多見。在其全年放牧飼養管理模式下,雖然個體產奶量不如集約化生產高,但是每升奶所花費的成本卻是極低的,很有市場競爭力。作為奶牛出口國,這種奶牛生產體系給澳大利亞帶來了廣泛的選擇優勢。在飼養條件相對較差的地區發展奶牛業時,這些特性可能就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也證明,國際市場上對澳大利亞奶牛的需求量在逐漸增加。

    澳大利亞各個州都有飼養奶牛和從事牛奶生產的牧場,他們向附近的城市提供新鮮的牛奶。維多利亞州以其適宜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草地資源成為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產奶量最大的州。該州擁有大約60%的澳大利亞奶產品產量,并且主宰著澳大利亞乳制品生產和出口。新南威爾斯州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奶業生產地,大約占澳大利亞奶產品生產量的13%。另外,其他州也都能生產各式各樣的高質量奶產品。這些產品各具特色,例如酸奶酪、專門化的奶粉和各種各樣的干酪。目前大約有50%的牛奶被加工成乳制品出口。雖然澳大利亞乳制品出口在過去20多年中增長較快,但由于許多國家限制其進口,所以已經阻礙了澳大利亞奶業的潛在增長。同樣,一些澳大利亞奶業的主要競爭者加大了對其投資,使得澳大利亞乳制品無論成本多低廉,也不能夠與之競爭,所以不得不把市場定位于鄰近國家。現在澳大利亞超過一半的乳制品銷往亞洲4 主要是日本和東南亞,也有較大一部分銷到沙特阿拉伯。

    2.澳大利亞奶業生產

    澳大利亞奶牛以草場放牧為主,僅補以少量精料。這就意味著他們的奶牛平均生產水平比那些奶業生產發達的國家,如荷蘭、德國、加拿大和美國要低得多。這些國家的奶牛完全飼以大量谷物和高蛋白補充料,因為他們飼喂的是營養均衡、高能量、高蛋白的平衡全價飼料,所以能發揮出奶牛最大的生產潛力。澳大利亞荷斯坦·弗里斯牛與其他國家的荷斯坦·弗里斯牛遺傳基礎相同,但在草場上自由放牧,生產水平就相對低一些。然而,澳大利亞的奶牛與美國、加拿大或歐洲的奶牛相比,在把草轉換成牛奶方面的效率是比較高的。澳大利亞的這種低水平的飼養,使得每個單位奶的生產成本極大地低于這些國家。奶牛購買者只注意一定期限內的產奶量,忽視了飼養方式和生產效率。奶牛養殖專家到澳大利亞選牛,一定會選到適合其生態環境的理想奶牛。這主要是因為澳大利亞奶牛不僅具有良好的遺傳優勢,而且還具有極強的環境適應性。澳大利亞奶牛非常適應草場放牧,如果換了新環境,也會很快適應,并且產奶量也逐漸增加。另外澳大利亞奶牛的生產性能測定與遺傳評估系統也是世界最先進的,完全可以保證奶牛的質量。

    3.澳大利亞奶牛群體改良計劃(ADHIS)

    ADHISAustralian Dairy Herd Improvement Scheme),是一個奶牛遺傳評價系統。在澳大利亞奶農聯盟組織的倡導下,于1982年開始實施。生產記錄、生產性能和體型數據被育種者和各個畜群記錄員收集起來,然后傳到ADHIS,為母牛和公牛計算期望育種價值(ABVs)。對于母牛,主要包括產奶量、乳脂肪、乳蛋白質、擠奶次數、發情時間、順產率、成活率等約27個性狀。ABVs是用一個完整的動物模型最佳線性無偏預測(BLUP)方法計算出來的,這個方法正在被逐漸完善和提高。每年ADHIS都要出版一個優良種畜手冊。依據個體所在畜群的記錄,計算出母牛個體結果,匯集成冊被返回到其主人手里。通過畜群記錄的分析也可以得到種公牛的ABVs,提供給購牛者。另外,人工授精中心也將得到這些種公畜的ABVs以便在為客戶選擇精液時作參考。

    4.澳大利亞奶牛品種

    澳大利亞奶牛的主要品種是荷斯坦·弗里斯,大約占澳大利亞奶牛總數70%。娟姍牛大約占10%,位居第二,其他品種數量較少。還有一些原始品種如更塞牛、愛爾夏牛和乳用短角牛,澳大利亞培育品種伊拉瓦拉短角奶牛已經被廣泛地飼養,特別是在潮濕的沿海地區和較熱的北部地區。澳大利亞紅牛、瑞士褐牛為數不多。澳大利亞利用合成系技術育成2個熱帶品種,即澳大利亞弗里生沙希華牛(AFS)和澳大利亞乳用瘤牛(AMZ)。這2個品種能很好地適應澳大利亞熱帶、亞熱帶地區的炎熱、潮濕和蜱的侵擾,近年來數量迅速增加。

    澳大利亞各個奶牛品種以活體、精液和胚胎形式跨越全球已經被成功地輸出到世界各國。主要出口到中東、印度次大陸、東南亞、太平洋島、新西蘭和中美洲。中國也已成為澳大利亞奶牛的主要輸出國。澳大利亞奶牛輸出品種中最具影響力的是荷斯坦·弗里斯牛、娟姍牛和2個合成品種(AFSAMZ)。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20 收起 理由
    山中的漫游者 + 2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2-20 12:55:14 | 只看該作者
    什么意思?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14:2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新县| 友谊县| 大丰市| 搜索| 河津市| 湄潭县| 旬阳县| 枣阳市| 大悟县| 台湾省| 济南市| 金华市| 蒲江县| 石城县| 左权县| 富蕴县| 鹿泉市| 织金县| 乌拉特后旗| 泸溪县| 内丘县| 神池县| 峡江县| 盐山县| 延吉市| 盐山县| 石林| 荥经县| 昭通市| 石门县| 濮阳县| 阿拉善右旗| 昆山市| 浦县| 赣榆县| 高安市| 大化| 仁怀市| 龙江县| 宜宾县| 张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