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動物養殖業始于50 年代,80年代后期才開始迅速發展。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現已成為新興產業,特別是隨著生產力的逐步解放和農產品市場的培育,農民的商品意識不斷加強,市場對經濟動物及其產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經濟動物養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種類由少變多,飼養規模由小變大,養殖技術日趨成熟,呈現出了前所未有良好發展勢頭。部分經濟動物的養殖已經進入了集約化生產階段,成為振興地方經濟的支柱產業。 但是,由于缺乏普及科學飼養和疫病防制知識,加之近年來種獸的引進來源較為復雜,加上倒種、串種、買賣頻繁、獸醫衛生制度不嚴格等原因,導致了多種經濟動物的傳染病也隨之傳入并流行蔓延,發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上升,使養殖戶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貂狐貉犬的傳染病約有30余種,其中部分是犬鼬科動物的共患病以及諸如貂冠狀病毒性腸炎、貂甲型流行性肺炎、狐加德納氏菌病和狐傳染性喉氣管炎、犬皰疹病毒感染癥等則是近年來新發現的傳染病。迄今,除狂犬病按國家法規進行防制后得到控制外,余下的仍有不斷發生。 總的看來,歷年來普遍存在、發生或流行的仍然是犬瘟熱、細小病毒性腸炎和犬傳染性肝炎(狐腦炎)、貂阿留申病、犬腺病毒病、狂犬病、梭菌病等疫病。 這些疾病最新研究進展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