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inkdavid 于 2010-2-10 23:32 編輯
談粉碎設備,當然得先談粉碎細度和生產工藝
一、粉碎細度
不同的水生動物對原料的粉碎細度是不一樣的,現在行業標準只有很少幾種魚類的粉碎細度要求,比如:
飼料名稱 | 適用期 | 試驗篩網孔尺寸/mm | 篩上物比例/% | 引自于標準 | 鯉魚飼料 | 魚種 | 0.425 | ≤1 | SC/T1026—2002 | 0.250 | ≤10 | 成魚 | 0.600 | ≤1 | 0.425 | ≤10 | 草魚飼料 | 魚苗 | 0.250 | ≤15.0 | SC/T1024—2002 | 魚種 | 0.355 | ≤10.0 | 食用魚 | 0.500 | ≤10.0 | 大黃魚飼料 | 魚苗 | 0.20 | ≤6.0 | SC/T2012 —2002 | 魚種 | 0.25 | ≤3.0 | 食用魚 | 0.25 | ≤5.0 | 真鯛飼料 | 稚魚 | 0.20 | ≤5.0 | SC/T2007—2001 | 苗種 | 0.25 | ≤2.0 | 養成魚 | 0.25 | ≤5.0 |
| 牙鲆飼料 | 稚魚 | 0.20 | ≤5.0 | SC/T2006—2001 | 苗種 | 0.25 | ≤2.0 | 養成魚 | 0.25 | ≤5.0 | 虹鱒飼料 | 魚苗 | 0.15 | 0 | SC/T1030.7—1999 | 魚種 | 0.30 | 0 | 育成魚 | 0.45 | 0 | 中華鱉飼料 | 稚鱉 | 0.18 | ≤4 | SC/T1047—2001 | 幼鱉 | 0.18 | ≤6 | 成鱉 | 0.18 | ≤8 | 對蝦飼料 | 整個養殖期 | 0.425 | ≤2 | SC/T2002—2002 | 0.250 | ≤5 | 蛙類飼料 | 蝌蚪 | 0.180 | ≤5.0 | SC/T1056—2002 | 仔蛙 | 0.180 | ≤5.0 | 幼蛙 | 0.250 | ≤5.0 | 成蛙 | 0.250 | ≤5.0 |
在實際中,普通低檔淡水魚料的一般要求是40-80目,當然是過40目越多越好,過80目的越少越好,因為太細了一則浪費電力,二則太細增重效果未必就好。
二、加工工藝
現有水產料基本分為三種:粉料、制粒料、膨化料,分別適合于不同的動物。
比如鰻魚只用粉料,要求很好的粘結性,常加α淀粉,而且要求原料細度在100目以上,屬于超微粉碎的范疇。
制粒料熟化程度較低,一般也是越細越好。行業標準的粉碎細度指標一般就是按照制粒料來定的。
膨化料熟化程度較高,很多膨化機的制造商認為粉碎細度可以比制粒料略低一點,不過在膨化料的外觀上,提高粉碎細度有一定好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