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929|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豬咬尾或咬尾咬耳的病因分析及防治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2-7 00:06: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豬咬尾(耳)癥是發生在豬群中的以互相啃咬尾(耳)部為特征的一種惡癖,許多使豬體不適的因素皆可誘發此病。

    平養(木板地面)和籠養的斷奶仔豬及成年豬群易發,其中1216周齡的豬最易發生,在育肥期第2個月,隨著體重增加,該病的發生率日益下降。

    一 、病因及發病機制

    1、環境

    隨著木板結構豬圈的增加,咬尾(耳)癥更加普遍。在一個飼槽內搶食的狀況下,個體較小的豬更具攻擊性,為了讓那些個體較大的豬讓出飼槽,有的豬常從后面攻擊它們。這在密度較大,飼槽較短且采用定餐喂料的豬場較為常見。

    2 、氣候

    低溫能增加咬尾(耳)癥的發病率;然而高溫時,因干燥、灰塵可能導致更多的騷動與好斗,從而增加該癥的發生。

    通風速度降低時,咬尾(耳)癥的發生率可能升高,這主要與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或其它有毒氣體濃度升高有關。

    較差的環境中光照強度也是一個應激因素,豬舍內光照強度應盡可能的低,但不能太暗,影響豬的視力。

    3 、營養

    該癥與許多營養性因素有關,如維生素、鐵、銅、鈣、磷、鎂,鹽類、粗纖維和蛋白質質量等。

    4、 疾病

    疾病本身不可能引起該癥的發生,但可以產生應激作用。

    5 、管理

    飼養密度過大,豬之間相互接觸和沖突頻繁,為爭奪有利位置會相互攻擊咬斗,從而發展為咬尾(耳),一旦一頭豬被咬,其它豬會群起而攻之,從而發展成相互咬尾(耳)。同群豬中公豬未去勢時,也會因發情爬跨而誘發咬尾(耳)。

    二 、治療與預防

    根據豬咬尾(耳)癥發生的原因,可針對性的采取以下綜合防制措施:

    1 、滿足豬的營養需要

    根據豬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喂給全價配合飼料。當發生咬尾(耳)現象時,可適當增加礦物質和復合維生素的添加量,此外,喂料一定要保證質量,不要喂霉變的飼料。

    2、 合理分群

    應把體重、體質、性情和采食習慣相近的豬組群飼養,同群豬個體差異不能太大,小豬群中體重差異不宜超過5公斤,大豬中不超過10公斤。

    3、 飼養密度要適宜

    豬的飼養密度以不影響豬正常生長、發育、繁殖,又能合理利用欄舍面積為原則,保證每頭豬有適宜的個體空間,一般3—4月齡豬,每頭需要0.5—0.6平方米為宜,4—6月齡豬以0.6—0.8平方米為宜,7—8月齡和9—10月齡則分別為1和1.2平方米。

    4、 給予良好的環境條件

    豬舍應有良好的通風、溫控及糞水處理系統,以利于防暑降溫、防寒保溫、防雨防潮,保證欄舍干燥衛生,通風良好。此外,避免強光照射。

    5 、肥育豬應去勢

    去勢的肥育豬其肥育性能和胴體品質較高,同時又可以防止咬尾(耳)癥的發生。

    6 、有咬尾(耳)惡癖的豬應單圈飼養

    7 、定期驅蟲

    寄生蟲可以誘發咬尾(耳)癥的發生,因而對飼養的豬應定期驅蟲。

    8、 給仔豬斷尾

    仔豬生下的當天,應在離尾根大約1厘米處將尾巴剪掉。斷尾是控制咬尾癥的有效措施。

    9、 鎮靜劑的使用

    50公斤左右的豬每頭4片安眠酮添加于飲水中,飲后10—30分鐘咬尾(耳)行為完全消失,且不易復發。

    10 、被咬尾(耳)豬應及時處理治療

    用0.1%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消毒,并涂上碘酊以防止化膿感染,嚴重者還需抗生素治療。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nihaozhanghu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2-7 00:15:01 | 只看該作者
    我來看過!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0-2-7 00:18:31 | 只看該作者
    詳細的不得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樓主| 發表于 2010-2-7 00:20:57 | 只看該作者
    這是前兩年給業務人員做專業培訓的文本。請各位高手多指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0-4-17 08:53:27 | 只看該作者
    環境中使用微生物效果好,環保安全除臭降氨氣徹底,并抑制病原菌,可操作性強,成本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0-10-28 14:44:03 | 只看該作者
    有很強的參考價值,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10-10-29 20:08:40 | 只看該作者
    養豬真是越來越難了,都說這樣的技術那樣的技術,實用的真有么?

    點評

    論述的很詳細  發表于 2010-11-28 05:17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3 08:1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游戏| 阜宁县| 昌邑市| 新龙县| 谷城县| 东方市| 喀什市| 商城县| 彝良县| 仁寿县| 江陵县| 扶风县| 年辖:市辖区| 宜都市| 本溪市| 拉孜县| 逊克县| 旬阳县| 二连浩特市| 阿克陶县| 茌平县| 凤阳县| 九龙坡区| 门源| 凤山县| 邛崃市| 从化市| 胶南市| 周宁县| 肥东县| 徐汇区| 深水埗区| 高陵县| 福建省| 昭通市| 胶州市| 稻城县| 六盘水市| 通化县| 肇州县| 武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