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586|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珠海最大宗水產飼料糾紛案”三年糾葛今未了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2-5 11:05: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減產千萬元皆因問題飼料
    “珠海最大宗水產飼料糾紛案”三年糾葛今未了

      2007年,珠海斗門發生了一起數十名海鱸養殖戶,投訴浙江唯佳飼料的案件,涉案金額超千萬元,被稱為珠海歷史上最大的農資投訴案。三年來,這一糾紛不斷升級,在當地養殖界鬧得沸沸揚揚,婦孺皆知。
      從最初狀告飼料廠、經銷商、保險公司,索賠1500萬元,到敗訴后反遭飼料廠起訴,再到后來經法院調解與廠家達成“共識”,三年時間過去了,記者昨日獲悉,當中糾葛仍未了。

    緣起:魚吃了飼料卻長得小

      2007年3月,桅夾村與鄰近的昭信村一些養殖戶發現,他們按常規方法養了一年的海鱸魚,卻較往年減產30%以上。每畝就要少賺至少1.4萬元,而養殖戶平均每家都有十畝塘以上。
      有養殖戶對記者說,正常情況下,一包飼料可以養出2529斤魚,但那一次每包飼料只養出了1819斤魚,遠低于正常水平。
      養殖戶們意識到,可能是喂魚的飼料出了問題,因為他們都是用了浙江衢州的唯佳生物飼料有限公司生產的飼料。與此同時,在燈三村的一些養殖戶,也發現了同樣的情況。三個村的養殖戶加起來足有70多人。

    起訴:最大宗水產飼料糾紛

      事件發生后,養殖戶們開始向有關部門和媒體投訴。另有一部分村民帶著該公司生產的飼料到廣州去檢測,養殖戶們說,“結果顯示飼料中的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均低于標示含量。”
      最終,認為穩操勝券的49名養殖戶聯名狀告唯佳公司、經銷商和保險公司,索賠1500萬元。此案被稱為 “珠海建市以來最大一宗水產飼料糾紛案”。消協相關人員前期就對此事進行過調解,但由于雙方的要求相差太多,終未能調解成功。

    敗訴:廠方開始反擊成原告

      2008年初,在斗門區法院一審中,養殖戶們敗訴,理由是“養殖戶認為飼料有問題證據不足”。有的養殖戶很懊惱,“早知道就該帶著廠家、經銷商的人一起去對飼料檢測,大家當場看到結果,誰也不會抵賴了。”
      隨之而來的是,經銷商在廠方的要求下開始了反擊,起訴養殖戶,要求他們交飼料賒銷款。作為一種“傳統”,斗門水產養殖戶在養殖期間,基本不花現金買飼料,而是從零售商或批發商手中賒來飼料,待到魚賣出去之后再結算。

    零售商:丟了口碑且尷尬不已

      桅夾村的馮瑞洪曾是唯佳飼料在桅夾村的零售商,邊養魚邊賣飼料。他從福建人劉強手中拿貨,而劉強則是唯佳公司在斗門的經銷商。憑借著在村里多年的好口碑,馮瑞洪賣給村里的養殖戶一萬多袋飼料,每袋120多元,總數達到了150多萬元。雖說是賣,實際絕大多數飼料都是賒出去的,他收到手的現款“只有幾萬元,連10%都不到”。經過“飼料質量不好”這件事,他的口碑砸了,讓他見到村民時總會感覺有些尷尬。

    謎團交織
    雙方到底誰是受害者?

      馮瑞洪說,唯佳公司想收回飼料款必然要找劉強,而劉強則會找到他,那么他就只能去找村里的養殖戶要。但養殖戶不肯給錢,那么總數150萬元的債務,就背在他的身上。因此,在飼料公司、劉強等的要求下,馮瑞洪不得已把村里用過唯佳飼料的養殖戶告上了法庭。
      馮瑞洪說,大家一個村的人在法庭上見面,并沒有太不自在,“因為他們知道不是我想告他們”。庭審過后,馮瑞洪還經常與這些養殖戶一起喝酒聊天。馮瑞洪有些搞不明白,分明是養殖戶因飼料問題養魚虧了,怎么到最后反成了被告,還要交飼料款,究竟養殖戶跟飼料廠之間誰是受害者?他也講不清楚。
      “早知道就該帶著廠家、經銷商的人一起去對飼料檢測,大家當場看到結果,誰也不會抵賴了。”

    養殖戶

      “分明是養殖戶因飼料問題養魚虧了,怎么到最后反成了被告,還要交飼料款,究竟養殖戶跟飼料廠之間誰是受害者,誰也講不清楚。”

    零售商

      “法院就像古代的衙門,能不進就不進,說出去還很丟人,大家不過是一群混飯吃的‘泥腿子’,我們圖的不過是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養殖戶

      “如果大家不交錢,期限過后飼料廠可能會再起訴養殖戶,也可能會同時起訴經銷商和零售商。屆時,養殖戶們將再次出現在法庭上,成為被告。”

    律師
    事件進展
    廠家“翻臉”養殖戶“色變”

      去年6月,在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二審中,出庭的養殖戶已經發現勝算不大了,而法院則在免收60萬元訴訟費的同時,積極對案件進行調解。

    “和解”:仍有十多戶拒絕簽字

      雙方和解的方案為,唯佳公司每包飼料在原價125元的基礎上,“讓利25元”,不過前提為:“養殖戶在去年11月底前,得付清20%的賒銷款,今年2月底前付清其余的賒銷款,待全部賒銷款都交完后,唯佳公司才開始給養殖戶結清‘讓利款’”,唯佳公司還提供了一個公司賬號。這個和解方案有30人接受,但仍有十多戶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轉變:零售商不愿再扯進去

      “這(案件)跟我沒有關系了,不要問我。”在昭信村,林金華不愿再談這場曠日持久的官司,如今他仍在開飼料店,但從2007年4月開始,就再也不賣唯佳公司的飼料了。林金華說,唯佳飼料事件使他店里的聲譽大受影響,他不愿再提。只希望廠家與養殖戶之間把問題解決,不要再把他這個零售商扯進去。無獨有偶,燈三村當年賣唯佳飼料的零售商鄭培華不在店里,一個員工打電話給他,他直接拒絕了記者采訪要求。

    養殖戶:參與了官司卻矢口否認

      與零售商的反應極度相似,作為最初自認為是“受害者”的養殖戶,對此案也是諱莫如深。記者在其他村民的指引下,找到參與到官司里的養殖戶,但對方卻矢口否認,稱自己根本不知道有這回事。另外,有的則表現得像在說別人的事,“聽說他沒交錢,以后可能也不交。”有村民說,法院就像古代的衙門,能不進就不進,說出去還很丟人,大家不過是一群混飯吃的 “泥腿子”,圖的不過是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卷進官司的最終無贏家”

      劉強“失蹤”了,零售商馮瑞洪和林金華都不知道怎么才能聯系上他。

    “沒人打算打款進賬”

      “去年中秋節給我打過一個電話,跟他聊了一下官司的事就掛了,此后再也沒聯系過。”馮瑞洪說,劉強從2007年官司出來后,就關了批發店,不再做飼料生意了。
      據馮瑞洪所知,桅夾村卷進官司的養殖戶,沒有一個人在去年11月底前交20%的賒銷款,而他私底下與他們交流,也沒有誰打算在本月底前,把所有的款項打到唯佳公司。

    “養殖戶或再成被告”

      “如果大家不交錢,那么期限過后,飼料廠可能會再起訴這些養殖戶,到時候也可能會同時起訴經銷商和零售商。”一直為養殖戶辯護的林律師說,屆時,養殖戶們將再次出現在法庭上,成為被告。
      針對此案中究竟誰是輸家,誰是贏家這個問題,林律師略微思考了一下說:“誰都沒有贏。”

    摘自:珠江晚報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葉知秋 + 1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2-5 11:14:34 | 只看該作者
    對企業而言:養殖戶是弱勢群體,坑了也白坑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0-2-5 11:19:43 | 只看該作者
    這種問題在國內并不鮮見,從此案看,如果三方到法定機構做檢測確是質量部合格,企業就要承擔違約責任,但違約是否引起質量侵權還要進一步認定,這是飼料公司的共同點,講合同糾紛和質量侵權糾紛混雜在一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10-2-5 11:21:29 | 只看該作者
    這也說明了畜牧行業的法律法規還不是很健全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于 2010-2-5 11:26:00 | 只看該作者
    一是飼料的質量問題;二是飼料的銷售問題。證據要保護好,案件才能明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0-2-16 00:26:21 | 只看該作者
    時間久了,弱勢群體就更沒有權利了。如果這個廠在珠海,我看早被砸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10-2-16 04:10:38 | 只看該作者
    這種問題在國內并不鮮見,從此案看,如果三方到法定機構做檢測確是質量部合格,企業就要承擔違約責任,但違約是否引起質量侵權還要進一步認定,這是飼料公司的共同點,講合同糾紛和質量侵權糾紛混雜在一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05:2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将乐县| 双城市| 石台县| 广丰县| 彩票| 寻甸| 平顺县| 石阡县| 台中市| 徐州市| 剑川县| 施秉县| 原平市| 库尔勒市| 綦江县| 新和县| 巴塘县| 高碑店市| 天等县| 青冈县| 肥城市| 晋州市| 光山县| 隆安县| 喀什市| 卢龙县| 开封县| 新干县| 邓州市| 沂源县| 黎川县| 轮台县| 西充县| 通榆县| 桑日县| 澳门| 修武县| 新津县| 昌宁县| 赤城县| 北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