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全區水產畜牧業總產值增長6%以上,養殖、加工和服務業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使包括一二三產業的“大養殖業”成為“雙千億產業”。這一振奮人心的目標,在1月20日召開的全區水產畜牧獸醫工作會議響亮提出。
2008年,廣西養殖業第一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成為農業第一產業中第一個“千億元產業”,比重提高到45.1%;2009年,在肉類價格下滑的情況下,廣西養殖業產量保持穩定增長,彌補了肉類價格下跌造成的損失,“千億元產業”地位沒有動搖。
全區水產畜牧獸醫工作會議要求,今年,要通過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努力實現生豬、飼料產業的主導產品及其初級加工產品總產值分別超500億元、400億元,家禽、水產品總產值都要超過300億元,簡稱“5433”工程。
據會議提供的材料,廣西可利用草地面積9750萬畝,每年可用于畜牧養殖的農作物秸稈4000萬噸,可用于養殖的淡水水面1200萬畝、淺海灘涂1400萬畝,但利用率都不到10%。因此,穩定發展生豬、家禽產業,突出發展以牛、羊、兔、鵝為主的草食動物產業,做大做強奶水牛產業,大力擴展淡水養殖、海水養殖,廣西具有巨大資源優勢。休閑漁業、觀賞漁業、生態畜牧業等也有很大市場前景。
會議強調,要用好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場)補貼、生豬品種改良補貼,建設一批生豬標準化規模生態養殖示范區,將規模養殖比例在原來基礎上再提高10個百分點。推廣生豬、家禽養殖龍頭企業和養殖專業合作社興建新型養殖小區的經驗,探索統一規劃、統一投資、統一引種育種、統一養殖管理、統一飼料(獸藥)供應、統一疫病防控、統一質量監管、統一產品回收、統一市場營銷的養殖小區建設新途徑,建設一批新型養殖小區,打造養殖專業村、鎮和重點縣。利用廣西豐富飼草資源,推進兔、羊適度規模化生態養殖。以“種養加結合、立體生態健康循環”為取向,大力推行果園養殖、蔗園養殖、茶園養殖、草園養殖、林園養殖、稻田養殖和庭院養殖。總結利用江河、水庫、魚塘等網箱養魚的經驗,加強大水面養殖規劃管理,合理控制養殖容量,推廣健康養殖、生態養殖技術規程,提高養殖效益。積極發展海水抗風浪網箱養殖,力爭在規劃布局、新技術引進、資金投入等方面有新舉措,形成沿海漁業發展的新亮點。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