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乳制品行業需求旺盛,提價在望;但是,行業成本和原料壓力不斷加大。權衡兩面,我們建議關注以奶粉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
自2009年下半年,國內國際原奶和奶粉價格均大幅上漲。進入2010年,乳企提價預期強烈:光明乳業[9.18 0.00%]宣布自2009年12月起加價1.8-3.0%,轉嫁原奶成本的上漲;雀巢宣布自2010年1月起調整雀巢全脂奶粉、高鐵高鈣奶粉、鷹嘜煉奶等4-5種產品價格,漲幅約10%,不含嬰幼兒配方奶粉;2010年第一天,本土乳企“雪蘭”宣布上調旗下12款液態奶產品,漲幅平均約為10%。
行業積極面:需求旺盛,新一輪消費旺期到來,提價預期強烈。行業銷量增速企穩,市場消費快速回暖,未來有望持續加速恢復:預計2009年國內乳制品銷量增速可恢復至1%-3%、2010年的增速至10%-20%。原因:行業存在巨大的潛在需求;隨著新一輪生育周期的到來,對于配方奶粉的需求尤甚。進入2010年后,光明、雀巢、雪蘭等乳企已經相繼提價,產品提價幅度1.8%—20%不等;目前尚是乳制品消費的淡季,提價有一定阻力,預計未來行業提價的空間和涉及面更大。
行業消極面:成本壓力持續加大。國內、國際的原料奶價格和工業奶粉價格快速上漲,對于行業意味著成本壓力持續加大,企業毛利率被壓縮。原奶價格上升對于液態奶的影響較大,對于奶粉業務影響相對較小。
行業投資策略:回避液奶、投資奶粉。液態奶毛利空間小,對原奶價格的上漲極為敏感;同時,液態奶市場競爭激烈,提價幅度有限,因此,以液態奶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將會受到較大的成本沖擊。但是,奶粉業務有較大的毛利空間,毛利率在40%以上,上游價格的上漲對奶粉業務的盈利擠壓程度相對較小;同時,國內奶粉需求旺盛、市場空間大,加之奶粉高端化趨勢初露端倪,因而未來提價較易。
行業投資評級:“強于大市”。行業提價在望,成本壓力又不斷加大。我們認為,應關注以奶粉為主營業務、且奶粉業務有望放量的上市公司ST伊利(600887)和三元股份[7.74 -1.28%](600429)。ST伊利2009、2010年的每股收益分別是0.69、0.79元,相應市盈率為40.61、35.47倍,估值偏高,暫給予“增持”評級;三元股份2009、2010年的每股收益分別是0.12、0.39元,相應市盈率為64、19.69倍,2010年估值合理,給予“買入”評級。
投資風險提示:原料奶緊缺是行業目前面臨的較大風險。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