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鵪鶉潰瘍性腸炎經糞便傳播。在自然情況下,雞、鴿、火雞、野雞均易感染潰瘍性腸炎,且以4周齡~12周齡的雞和鵪鶉多發,呈地方性流行。
潰瘍性腸炎是由鵪鶉梭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細菌性傳染病,鵪鶉潰瘍性腸炎雖不像一些病毒性傳染病那樣嚴重危害養禽場,但每年在部分雞場也常有發生,給這些養雞戶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
一、臨床癥狀
患病鵪鶉食欲不振,精神委頓,羽毛粗亂無光,排白色稀糞,嚴重時排綠色或褐色稀糞澤。慢性患病鵪鶉異常消瘦,胸肌明顯萎縮。病程在7天左右,死亡率65左右。
二、剖檢病變
共剖檢患病鵪鶉及病死鵪鶉49羽,病變主要在腸道和肝臟。腸壁有明顯的出血點,特別是十二指腸、小腸、盲腸上有灰黃色的壞死灶,慢性病變者可從腸壁的漿膜面也能看到邊緣出血的黃色潰瘍灶。潰瘍呈凸起的圓形,有時形成大的固膜性壞死斑塊,潰瘍有時可達黏膜深層。盲腸壁上的潰瘍可形成中心凹陷的病灶,內中充滿深灰色的物質。
肝臟的病灶最具有特征性:從一種淡黃色的斑紋至形成大小不一的黃色壞死區,有些肝臟病變則為散在性的灰色或黃色壞死灶。有些養殖戶往往把肝臟的壞死和盲腸的潰瘍誤診為盲腸肝炎。
三、實驗室診斷
1.以無菌操作采取患病鵪鶉肝組織作涂片,經革蘭氏染色后鏡檢,可見桿狀、兩端鈍圓、一端具有芽胞的單個桿菌,革蘭氏染色陽性。
2.采取患病鵪鶉肝組織懸液接種7日齡雞胚卵黃囊,雞胚在接種72小時內死亡,卵黃染色涂片也可看到與上相同的病原菌。
四、治療
1.清除墊料和糞便,同時對場地和用具進行徹底消毒。
2.在飼料中加入0.04%的甲砜霉素原粉及0.05%的維生素C,連續喂服3~4天,一般1天后不再有患病鵪鶉死亡,3天后均能痊愈。
五、體會
潰瘍性腸炎在臨床診斷中往往與盲腸肝炎、鵪鶉球蟲病、鵪鶉白痢桿菌病及禽副傷寒相混淆,應予鑒別診斷。
1.鵪鶉潰瘍性腸炎是由鵪鶉梭菌引起的急性細菌性傳染病,以拉白色、綠色或褐色稀糞為特征。而鵪鶉白痢桿菌病、禽副傷寒則為沙門氏桿菌引起的傳染病,盲腸肝炎、鵪鶉球蟲病則分別是由滴蟲、球蟲引起的寄生蟲病,球蟲病拉血色稀糞或帶有黏液的糞便為主,盲腸肝炎則以拉硫黃色的稀糞為特征。
2.潰瘍性腸炎有時和鵪鶉球蟲病同時發生,在所發生的16起病例中,就有3起兩病同時發生的情況,因此應同時治療兩病。
3.發病時間,潰瘍性腸炎常發生于4~12周齡的鵪鶉,而副傷寒及急性敗血型的白痢桿菌病則多見于1月齡內的雛鵪鶉。
4.鵪鶉潰瘍性腸炎,肝臟形成大小不一的黃色壞死區及盲腸壁上的中心凹陷潰瘍灶,是最具特征性的病理變化。鵪鶉白痢桿菌病及副傷寒,則肝臟腫大有出血條紋或針尖大小的灰白色壞死點,盲腸擴張,腸腔中有淡黃色的干酪樣物堵塞。鵪鶉球蟲病,則肝臟無病變,盲腸腫大幾倍,呈棕紅色,腸壁增厚發炎,內容物為血液或血凝塊或黃白色混有血液的干酪樣物質。鵪鶉盲腸肝炎,肝臟表面形成圓形或不規則的中心微凹、邊緣隆起的潰瘍灶,潰瘍處呈淡黃色或淺綠色,盲腸腫大,內有干酪樣栓子,栓子斷面外層為淡黃色,里面呈黑紫色。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