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基 營養瓊脂培養法 二用具及試劑 超凈工作臺、滅菌平皿、酒精燈、滅菌試管15×150型及18×180型(放入幾粒玻璃珠并加棉塞)、5000/2000/200μL滅菌槍頭、無菌水、玻璃涂棒、培養箱。 三步驟 1 制備平板 將營養瓊脂滅菌后待冷至55~60℃時倒平板,右手持盛培養基的三角瓶置火焰旁邊,用左手將瓶塞輕輕拔出,瓶口保持對著火焰;然后左手拿培養皿并將皿蓋在火焰附近打開一縫,迅速倒入培養基約15亳升,加蓋后輕輕搖動培養皿,使培養基均勻分布在培養皿底部,然后平置在桌面上待凝,培養基凝固后將平板倒置于37℃培養箱中24h進行無菌檢測,無雜菌污染者備用。 2 有效菌數及雜菌率的測定 以無菌操作將經過充分混勻的試樣5g,80℃滅菌10min,放入含有495mL無菌水帶玻璃珠的滅菌三角瓶內,靜置20min后置于旋轉式搖床上,以200rpm的轉速搖min,即成1%的稀釋液。 用經過滅菌的1000μL移液器(槍頭滅菌)吸取1%的稀釋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無菌水的試管內(注意槍頭尖端不要觸及管內稀釋液),混勻成1:1000稀釋的菌懸液,這樣依次稀釋,分別得到1:1×104、1:1×105、1:1×106、1:1×107、1:1×108等濃度(每個稀釋度必須更換無菌槍頭)。 用200μL移液器分別吸取稀釋度為1:1×106、1:1×107、1:1×108的稀釋液100μL,加至平皿內的無菌培養基表面,用無菌涂布器將菌懸液均勻地涂布于培養基表面。每一稀釋度重復3次,同時加無菌水的空白對照,37℃培養20~40h,每個稀釋度取5~10個菌落的菌體,涂片染色,顯微鏡觀察識別后計數菌落。 3 菌落計數 以平板上出現30-300個菌落數的稀釋度為計數標準。 當只有一個稀釋度,其平均菌落數在30~300之間,則以該平均菌落數乘以其稀釋倍數; 若有兩個稀釋度,其平均菌落數均在30~300之間,應按兩面三刀者菌落總數之比值來確定;若其比值小于等于2應計數兩者的平均數,若大于是則計數其中稀釋度較小的菌落總數; 若三個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均大于300,則應按稀釋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 若三個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均小于30,則應按稀釋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 若三個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確均不在30~300之間,則以最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 4 計算 每克樣品的菌數同一稀釋度幾次重復的平均菌落數×10×稀釋倍數 雜菌率=雜菌數/總菌數×100% 首先聲明這個方法除斜體字部分外均是引用某公司推薦檢驗方法。因為存疑所以發貼在此探討: (1)斜體字部分是滅菌方法,應對芽孢桿菌的休眠體無損。如果模擬飼料加工條件則干熱滅菌與濕熱滅菌那個更適合?(注:畜禽飼料制粒時通入的是干飽和蒸汽;水產料則不盡然) (2)這個培養方法對不同品種的芽孢桿菌的檢測結果是否有可比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