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在整理采自于李仙江流域華吸鰍 魚類 標本時,發現了兩個新物種,并命名為李仙江華吸鰍和大口華吸鰍。
新發現的兩個物種采自李仙江流域,位于普洱市江城縣和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的交界處。
據陳小勇副研究員介紹,早在2003年,因為要建設土卡河水電站,研究人員到李仙江流域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調查。從那時起,就陸續在李仙江流域采集了幾批 魚類 標本,當時就發現華吸鰍似乎有所不同,可能涉及多個種類。但當時由于沒有開展相關研究,這批標本就一直存放在標本館里。
近年經過仔細的研究,發現該區域其實存在有4個迥然不同的物種,它們在口部結構、體色、側線鱗數目、鰭條數目等方面差別極大。經過與已報道過的華吸鰍物種進行詳盡對比后,研究人員確定其中有兩個為新物種——分別命名為李仙江華吸鰍和大口華吸鰍,一個為新紀錄種——多斑華吸鰍,另一個為越南華吸鰍。新紀錄種,即指曾在國外發現過,但在我國屬首次發現。華吸鰍屬 魚類 ,喜歡激流,身上的吸盤可以讓它們牢牢地吸附在河流底部的石頭上,喜歡溫水。
陳小勇說,新物種的發現對認識云南 魚類 的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研究爬鰍類的分類、進化、生態奠定了基礎。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