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廣西省防城港市市各級漁業主管部門充分依托資源優勢,從加強技術服務和發揮龍頭企業帶動入手,把大力發展生態健康養殖作為加快水產業發展和產業升級、實現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途徑來抓,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市水產健康養殖已初步形成標準化、規模化、效益化和農民增收的一大亮點。
——淺海抗風浪網箱養殖實現開門紅。去年,防城港市各級漁業部門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作用,依托資源優勢,拓寬招商引資渠道,全力抓好“筑巢引鳳”工作,促使一批區內外客商到我市投資水產生態健康養殖,防城港國利中農投資有限公司投資3840萬元的建設的“白龍抗風浪網箱養殖項目”已實現開門紅。目前,已收獲金鯧魚790多噸、軍曹魚30余噸;預計實現總產量1200噸,總產值2800萬元。
——對蝦健康養殖有了較大發展。去年,防城港市各級漁業部門充分依托人才、信息、技術優勢,全力為水產加工龍頭企業做好服務工作,積極引導龍頭企業走生態健康養殖之路,取得了顯著成效。如防城港海世通食品有限公司在市、區兩級漁業部門大力幫助扶持下,去年年初,引進日本EMERARU株式會社生產的BLCS微生物制品,依托對蝦專業合作社建立300畝對蝦健康養殖示范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成功率達100%,平均畝產量達500公斤以上。在養殖示范點的帶動下,目前已有7500余畝蝦塘110戶農戶使用了日本EMERARU株式會社生產的BLCS微生物制品,去年12月底收獲產量可達3100噸,收入約6200多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收入約1260萬元;養殖戶平均每戶增加收入可達11.45萬元,戶均增加純收入約3.2萬元。
——青蟹生態養殖得到穩步推進。去年,防城港市各級漁業部門把青蟹生態養殖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工作重點。以部分沿海鄉鎮為試點,積極鼓勵和支持苗種生產企業開發青蟹人工育苗,指導養殖戶發展蝦蟹混養模式,組織技術人員通過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大力推廣紅樹林灘涂青蟹生態養殖技術。去年12月底,實施蝦蟹混養模式的面積已達到6000多畝,按每畝放養南美白對蝦1-1.5萬尾、青蟹苗300只,養殖成活率按蝦75%、蟹35%計算,年底收獲商品蝦規格為70尾/公斤、蟹300克/只,每畝可收獲南美白對蝦125-130公斤、青蟹30公斤,產值約4300元,總產值可達2580萬元,戶均收入約9.56萬元。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