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新城疫
1、臨床癥狀
該病以呼吸道和消化道癥狀為主,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和氣喘,有時可見頭頸伸直,張口呼吸,食欲減少或死亡,出現水樣稀糞,用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病雞逐漸脫水消瘦,呈慢性散發性死亡。剖檢病變不典型,其中最具診斷意義的是十二指腸粘膜、卵黃病柄前后的淋巴結、盲腸扁桃體、回直腸粘膜等部位的出血灶及腦出血點。
2 流行及傳播
各種齡期的雞一年四季均可感染發病,其中以夏季陰雨季節發病較多。本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接觸感染,病雞及其排泄物以及被污染的飲水、用具和環境均可成為傳染源。
3 發病原因
雞非典型新城疫主要發生在已免疫接種的雞群中,多因免疫減弱而導致發病流行。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1)病毒嚴重污染。雞場被強病毒污染后,即使雞群有一定抗新城疫的免疫水平,也難于抵抗強病毒的侵襲而感染發病。
(2)忽視局部免疫。據報道,新城疫免疫保護包括體液免疫和呼吸道局部免疫兩部分,兩者都要有足夠抗體水平,才能有效地防止新城疫發生。但實踐中,往往由于忽視呼吸道弱毒疫苗的免疫(滴鼻、滴眼、氣霧法免疫)而偏重飲水免疫或滅活疫苗注射免疫,導致呼吸道系統抗體水平低下而發病。
(3)疫苗之間干擾。不同疫苗之間可產生相互干擾作用,同時以同樣方法接種的幾種疫苗,會相互影響的免疫效果。
4 預防和治療
認真做好疫苗免疫接種工作。目前此病仍以預防為主,只能靠疫苗主動免疫產生抗體。在免疫時要特別注意上述幾個引發病因,根據實際制情況定符合本地切實可行的免疫程序,選用適當可靠疫苗,采取正確方法和足夠劑量免疫。
加強飼養管理,做好防疫消毒和清潔衛生工作,飼養欄舍最好遠離人畜繁雜地方;進欄前和每批雞出欄后均應進行嚴格徹底清洗消毒,每棟欄舍均使用專用器械和用具;工作人員穿戴消毒過的專用衣服和鞋帽,不準帶出雞舍;采取全進全出的辦法,杜絕一棟舍同時養幾批不同日齡的雞。
一經診斷發生該病時,首先將病死雞作無害化處理,挑出病雞進行隔離,對未出現臨床癥狀的雞群可選如下方法治療,用抗新城疫高免蛋黃液肌注,小雞每只0.5~1毫升,大雞每只1.5~2毫升,每天一次,連續3天。另外,在水中加“禽病靈”中藥飲液,小雞0.2毫升,大雞0.5毫升,每天一次,連續三天,交叉補充多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實踐證明這種方法療效比較顯著,如有并發其他病狀,還應同時或交叉選用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