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二時,教大學語文的老師在課堂上曾給我們出過這樣一道題:“有一個盲人夜晚出門總喜歡挑著一盞燈籠,而這照明用的燈籠對一個盲人來講似乎沒有什么意義,這是為什么?”
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門。
“他是給兒子買的燈籠。”
“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
“他是想隱瞞自己眼睛看不見的事實。”
也許這些答案都各有道理,因為這樣一個怪異的問題,按常理推斷是沒有什么合理的答案的。
但隨后老師說出的正確答案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盲人是為了給別的視力健康的人照亮和提醒,這樣,別人才不會撞上他。
盲人心中裝著一盞明亮溫暖的燈,為別人著想正是他心中的明燈。
然而,在當今日趨功利化、物質化的社會中,相當一部分人已經習慣于從自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因為他們不明白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幫助自己這樣一個并不深奧的道理。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