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816|回復: 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山村年事(三則)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1-7 00:49: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山村年事(三則)


      年飯
      
      大年三十,村道上行人的腳步逐漸稀松,包裹在群山中的村莊卻開始沸騰起來。家豬的嚎叫、雞鴨的悲鳴、大人的吆喝、孩童的嘻笑……各種聲音交織成一曲山村交響樂。家里的年夜飯就在這種旋律的伴奏下張羅開來。

      臘月二十八之前,大都數人已經從外面趕回了老家,昔日寂廖的村莊,也迎來了它一年之中最隆重的時段。遠道而歸的游子是顧不上休整的,或許在這個時候壓根就感覺不到疲憊,一路的倦意,在母親迎候的目光里傾刻間便融化成水。放下行囊,把為父母準備的新衣新鞋、糕點補品之類捧上案頭,再也顧不上其他,他們一頭便扎進了廚房,或是菜地里、豬圈里,忙活起來,仿佛要把一年來對父母的牽掛和心疼,在這頓年夜飯里全部補上。

      雞野魚肉和釀豆腐,是年夜飯不可或缺的菜肴,且所有的物什必須要新鮮。黃豆是前一天就早早浸好的,卻非得等到當日才磨來做現成的豆腐。天尚未亮,父親幾個便起了床,架起磨盤,開始忙碌起來。磨盤飛轉,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音,把我和弟弟從夢中驚醒。等我從床上爬起來,磨豆腐的程序往往早就結束了,鮮嫩的豆汁也已經在大鍋里翻騰,飄出誘人的香味來。這時,外邊突然就傳來一陣驚心動魄的聲響,那是爺爺在殺豬。爺爺是村里僅有的幾個屠戶之一,殺豬是絕活。年幼的我通常是不讓近身去看殺豬,于是只能躲在廚房內,豎起耳朵聽豬的慘叫以及掙扎的響動。等到一切安靜下來,我惴惴地走出屋外,肥白的豬已經四腳朝天掛在一個門板上,爺爺操著一把雪亮的刀正在剖膛,滿地的血水映紅了一片泥地,這種情景,我卻沒有感到多少懼意,反倒覺得充滿了年的喜慶。

      男人們在忙乎著宰豬殺禽磨豆腐,家里的女人也沒有閑著。年邁的奶奶耕著背清理櫥柜,洗刷碗筷,母親和未出嫁的姑姑則在河邊清洗蔬菜,把殺好的雞鴨拿去剔毛。女人收拾好這些,便開始圍坐在廚房剁肉切菜。此時,我們兄弟幾個終于也有了干活的份兒,在二叔的帶領下,包起了釀豆腐。我們也只是湊個興,干不踏實,不是肉餡擠破了豆腐皮,就是把大人釀好的豆腐碰掉到了地上,折騰幾回,二叔就把我們趕回了屋。

      家里的年夜飯,掌廚師傅由我父親和大叔兩人同時擔當。父親主大菜,大叔炒小菜。大魚大肉之類,由父親蒸煮,小碟拼盤,大叔來烹調。倆人均是廚事好手,做出的菜肴色味絕佳。母親平日里是廚房的主持,這個當兒卻只有作壁上觀的份了。拿父親的話來說,女人忙碌了一年,最后一天就好生歇口氣,讓男人來伺弄一回。其實,父親這話是特意說與母親聽來暖耳的。論烹炒的身手,父親遠勝過母親,平日里家里有貴客,父親必要親自下廚,年夜飯這么厚重的宴席,父親怎肯離了灶臺?

      我家的年夜飯,開席的爆竹在村里總是響在最后。這頓年飯,是一年來家人唯一大團圓的飯局。父親幾個對這頓飯看得很重,菜單是經過斟酌仔細,再用紅紙列好的,吃什么菜,菜怎樣做,喝什么酒,這些都一絲不茍地細究過。年夜飯做得極為細致,時間也延續得極長,要待到天近黑時,才能完成廚房所有的工序。

      隨著一陣清脆的爆竹響徹山村,我家的年夜飯終于開席了。畢恭畢敬地把爺爺奶奶扶到上席,父親幾兄弟分列左右,安坐好。第一杯酒是敬爺爺的,大家起身端杯,恭敬地祝賀安康,然后一飲而盡。接下來,宴席在一聲聲祝詞中濃烈進行。年夜飯的準備和烹制過程雖然漫長,卻還顯得平靜。但年夜飯的宴席,卻最終要在一片淚花里散去。酒飲至七八分,大家的情緒突然就象河堤決了口,噴涌而出。最先失控的,總是省城的二叔,他單獨敬了爺爺的酒,總要端了杯來敬我父親和母親,一句“我遠在他鄉,照顧不到老父,家里的事就仰仗兄長費心了”,叔叔的淚就再也止不住,如雨而下。二叔話一出口,同在省城的大叔也便哽咽失聲,爺爺的眼圈隨著潮紅起來。身為長兄的父親此時便要大聲教訓,今天過年,大家要高興,高興哪,大家來開心地喝一杯。于是,二叔大叔擦了眼淚,端杯再飲。年夜飯就在這淚花和笑聲里交替進行,直至夜深。
      
      祭祖
      
      祭祖先的儀式作為過年的盛禮之一,足以說明這項活動在客家山村人生活中的份量。對祖先的膜拜在國內是一貫習俗,但正兒八經列為年事的主要程序,且擺在除夕過后、大年初一頭件大事的位置,并不多見。

      正月初一是不容懶睡的。一年之計在于春,一載富貴在于頭,無論小孩大人,初一睡懶覺最為忌諱。無論貪看春節聯歡晚會到凌晨的疲憊如何不堪,天剛蒙蒙亮,我就被母親從床上拽起。迎新的爆竹早就已經燃過,母親早就燒好了一鍋熱茶,奶奶在院里清掃爆竹灰燼,爺爺和父親幾個家里的男人則在里屋整理祭祀物品,準備出門了。

      祭祖是個嚴肅的事情,一般由家里的男人前往,態度需極為虔誠。出門之前,男人在家里仔細打理行裝,刮干凈胡須,穿上早就準備好的新衣新褲,甚至要梳好頭發。爺爺輩份最高,是村里的“長者公”,祭祖時必須第一個入場,其他人才肯隨從。每年的這個時候,爺爺的表情顯得很是肅穆,他定要穿上一件面料上好的呢大衣,親自提著最為重要的祭品上路。兒時的我,對這種形式的活動很是不解,看著爺爺在家里細細地擺弄那些祭品,甚至要偷笑失聲。這顯然是對祖先的不恭,爺爺用嚴厲的目光制止我的無理,若不是大年初一忌發脾氣,想必性子暴躁的爺爺一定會對我大聲喝斥。

      祭祖儀式在村莊的祠堂里進行。待到爺爺來到祠堂大廳前,院外已經圍了一圈男人。簡單招呼一陣,爺爺便率先走進了大廳,其他的男人自覺按照輩份的大小,隨后魚貫而入。來到神臺前,爺爺先是恭恭敬敬朝神像壁畫深鞠躬,然后點燃了兩柄碩大的紅燭,安放在神臺的兩側,接著把帶來的肉塊、雞蛋、水酒、蘋果等祭品一一擺上神臺。一切安置妥當,爺爺從布袋里取出神香,吩咐一旁的父親準保好爆竹,第一個正式開始祭祀儀式。祭祀的整個過程并不復雜,由爺爺燃起九根神香,先對著神壇上的祖先靈位禮拜三下,然后再朝拜四方。爺爺起身的剎那,父親便迅速點燃帶來的爆竹。爺爺拜畢,其他的男人也開始輪著上前禮拜鳴爆。一時間,整個祠堂里煙霧彌漫,人影晃動,異常熱鬧。盡管爆竹聲響徹耳際,祠堂的大廳內卻沒有人聲的喧鬧,大家始終保持表情肅然,惟恐有所失禮,若惱了祖宗,壞了一年的好風景。

      祖先神靈是否真能保佑平安,庇護后人,這沒有定論。但有一年,村里的阿根子因喝了早酒,紅著臉去祠堂祭拜,行為極為不雅,那一年連遭厄運,不但房屋失火,還摔折了胳膊。后來村人都傳這是對先祖不敬惹了禍,才遭到報應。聽到這則傳聞,我不以為然。但我對祭祠活動本身,卻開始有了謹慎的態度。

      真正對正月祭祖的認識,該是我親身參與之后。切身走近神臺,靠近神象,從村人參拜的姿態和肅穆的面容,我讀到的是人們對祖先的思念和敬意。經過歲月的磨礪,我逐漸懂得了這種神圣生命交流儀式的厚重內涵,看似荒唐的舉止,卻是村人一份樸實的道德信仰,一種內心情感的詩意表達。我深深地被祭祖的爺爺打動,甚至沉浸在這種無言的儀式里,不能自己。

      祭祖活動的本身并不復雜,但蘊涵在儀式里的內容,卻充滿了力量,它能夠震撼我們的心靈。
      
      拜年
      
      春節里,拜年是孩童最向往的事情了。這當然跟壓歲錢有關。我也一樣。吃年飯的當兒,我在心里就開始期待著大年初一的到來。初一凌晨,被母親從床上喚醒后的頭一件事,就是跑到爺爺跟前,耕身給爺爺拜年,把早就背熟的祝詞甜甜地說出來。爺爺則滿臉燦爛地從兜里掏出一個大紅包,塞進我的口袋,然后說些勉勵學習進步之類的話。接下來,我再跑到幾個叔屋里,把拜年的程序逐一重復,最后連父母也不“放過”。當然,到手的“戰利品”我并沒有直接處置的份,最后全要交給母親。母親則把這些屬于我的壓歲錢存進銀行,然后把一個紅存折交由我自己保管。我把存折小心翼翼地放進自己那個小木箱的底部,認真瑣好,仿佛是一筆莫大的財富。

      有關拜年的喜悅,也不僅全因了壓歲錢。我也喜歡跟在大人后面,沿著泥濘的村路一家一家鄉鄰親友走動,附和著大人說些“恭喜發財,萬事大吉”之類的話。這種感覺很微妙,從踏進主人家的大門,到接過主人散發的香煙走出門檻,仿佛一瞬間自己長大了很多。特別是接過主人的香煙,我甚至可以偶爾點一支,裝模作樣地抽幾口。這個時候,父親會側過頭皺著眉頭瞪我一眼,貌似責備,卻沒有太多的嚴厲。

      男人出門拜年,女人在家招呼客人,是山村的規矩。但爺爺除外。全村只有爺爺獨享“長者公”的殊遇,只管端坐在家,安然接受村人的禮拜。別家的男人,大都在祠堂祭過祖先之后,也要第一個來到我家中,先給爺爺拜了年,再去往別家。這是一種禮儀之舉,也是為了圖個吉利。在村人眼里,“長者公”德高望重,是很有福氣的。

      山村很小,轉個圈只需半天時間。大年初一鄉鄰間的禮儀走動,很快就結束了。接下來,便是親友間的來往。親友之間,拜年是不能走過場的,這很不近人情,會惹人恥笑。親戚之間拜年,需根據主人家的具體情況,準備好一份適當的禮物,譬如主人家有老人上了花甲的,就要買些滋補品,有年幼孩童在家的,定要用紅紙包好壓歲錢,而老雞豬肉這些,則是必備的。去到主人的家里,必須留下來吃飯。飯前這段時間,大家圍坐一桌,男主人陪客人烤木碳火,吃花生糖果,喝濃茶,熱火朝天地談笑聊天,女主人則下到廚房做飯炒菜。主人這個時候是絕對的慷慨,一定要把家里最珍貴的吃食拿出來款待客人,散發的香煙也是家里最好的。這不僅是圖個高興,更是給自己掙個臉面。一年來的收成利潤,家底的厚薄,全體現在這些招待的物品上。親友鄉鄰間,拜完年圍坐一起,看似喝茶吃果子,卻暗藏玄機。大家都在暗自較勁,尋思著東家養豬賺了錢,西家種地賠了本,一個個內心里開始醞釀新年的理財計劃。

      雖然內心里鉚著勁,但厚實的村人終是藏不住心事,飯桌上幾大碗水酒喝完,壓在肚子的那些事兒就如開鍋的沸水,全都翻騰了出來。大家敞開了心扉,該說的,不該說的,乘著酒性都抖落了透。平日里埋在心里的秘密,譬如三狗子家養豬的竅門,二娃家種瓜的道兒,水根子家放羊的經驗,全都擺上了桌面,大家談得舒心,喝得痛快。不僅如此,平日里有些結怨的友鄰,此時也攤開了心田,把憋在心底的話全吐了出來,彼此之間遺存的猜忌和怨恨登時煙消云散。

      時光如梭,這些年回山村過年,村人拜年的情景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一般人家的長輩人正月里已經不再出來拋頭露面了,走親訪友的都是些后輩人,不少人還是開著小轎車來。小伙子小姑娘們,一個個穿著時髦的衣裳,滿面紅光,從口袋里掏出來的,都是上好的香煙,言談的內容,也絕少停留在種地插秧的話題上,聊侃的全是南方大都市的話題。唯一不變的是,那些開著轎車的小年青,大年初一還依舊第一個到我的家里來,給享有“長者公”身份的爺爺拜年。

      時代在改變,人們的思想也在變化,小山村的生活也同樣受到深刻的影響,但屬于山村的那份質樸,該會一直流淌在后輩人的血液里。就象那些開著轎車回家過年的人,仍不會忘記,大年的初一,第一個禮拜的人,是那個端坐在廳堂的“長者公”。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nety + 1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1-7 08:00:23 | 只看該作者












    活著本來就不容易,還要那么多的禮數。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0-1-7 08:37:08 | 只看該作者
    呵呵,差不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10-1-7 11:11:59 | 只看該作者
    互敬互愛,做好溝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0-1-7 11:29:45 | 只看該作者
    自由的人兒哪里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0-1-7 14:19:17 | 只看該作者
    老輩的傳統還是很有道理的,也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應該選擇性繼承發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10-1-7 14:30:59 | 只看該作者
    年味十足啊!

    林蔭 于 2010-1-7 14:31 補充以下內容

    年味十足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10-1-8 11:59:39 | 只看該作者
    過年了,還是老一套,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16:2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武县| 东宁县| 卢氏县| 曲松县| 锡林浩特市| 娄烦县| 噶尔县| 临沂市| 顺义区| 和龙市| 沂水县| 泰和县| 茶陵县| 新晃| 麻栗坡县| 嘉鱼县| 象山县| 手游| 阜康市| 鄂州市| 兴安盟| 吉林市| 郁南县| 天峨县| 蒙山县| 双峰县| 南乐县| 亳州市| 拜泉县| 乌苏市| 潮州市| 连云港市| 安多县| 石台县| 丰原市| 诏安县| 广汉市| 和静县| 湛江市| 郧西县| 湛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