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005~2009年養殖業的激烈動蕩,整個畜牧業都處在一個轉型期。以飼料行業為例,近幾年大型飼料企業都在延長產業鏈,從養殖、屠宰再到食品加工,規模越來越大;中小型飼料企業在原料上漲和生產成本上漲的雙重壓力下尋求轉租或合作,試圖打破資金短缺的瓶頸。不過,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已成焦點,而單靠飼料企業或養殖企業的單方面努力顯然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那么生態養殖究竟有著怎樣的內涵,這么引人矚目呢?
首先,生態養殖,就本人看到的資料來看,概念還相當模糊。生態養殖其實要本不能等同于農戶的散養。生態系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就畜禽養殖來說,飼料、養殖設備、飼養舍建筑、人員管理、廢棄物處理每一個子系統都應有可持續性,才是真正的生態養殖。展開來講,就是畜禽食入的飼料原料消化利用率較高,有利于保證畜禽健康并且不能在畜禽可食的組織內有殘留;養殖設備和飼養舍建筑符合畜禽生長生活習性,疾病控制不是以藥物為主;廢棄物處理采用生物處理方式,減少化學藥品的使用,盡量不采用焚燒的方式。
其次,生態養殖,其實是禁用抗生素后的無奈之舉,原因是抗生素就其促生長效果來看,目前公認仍是最經濟的,所以生態養殖意味著畜禽養殖“環境成本”的增高,并且歐盟抗生素的用量并沒有隨著禁用抗生素而大幅下滑。所以生態養殖需解決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環境成本,在減少抗生素的使用量的同時,培育健康的畜禽。
還有,就是生態養殖與規模化飼養并不相矛盾,它只是要求我們用系統的眼光、生態學的觀點來解決規模化養殖過程中的動物福利與生物安全問題,歐盟對香味劑、酸化劑、甜味劑等傳統飼料添加劑的再研究,對中草藥提取物的深入探討,都是可供借鑒的經驗。近兩年畜牧業微生態制劑、發酵床養殖、粕類發酵飼料的推廣轉熱使得生態養殖顯得商機無限。
2010年,我們期待著,畜禽的生態養殖技術會有新的突破。您認為,生態養殖會成為2010畜牧業的主題嗎?請結合您的工作體會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