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都市報》日前發表文章,題為:告別2009 期待送走“被時代”,作者:單士兵。全文如下:
今天是2009年最后一天,時間輪渡已在這一年的終點靠站。回望2009,不由想起告別2008年的時候,那個叫做“不折騰”的流行語。曾經有太多關于“不折騰”的解讀,不過,我一直堅信最樸素的判斷,那就是如果權力做到不折騰,每一個普通公民就一定不會有“被折騰”的苦楚。
2009年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被時代”,就連“被”字也成為公認的年度漢字。一個“被”字,一句“被時代”,其實就道盡了民生權利無奈,折射出太多人內心充斥著“被折騰”的疲憊與傷痛。“生在今世,便已足嘗悲歡”,我曾用茨維塔耶娃這句詩概括2008年人們的命運遭際。那一年,諸如冰雪災害、汶川地震、奧運盛會之類的情境,演繹過太多的大悲大喜大愛大恨。原本以為,“不折騰”會成為一盞明燈,讓未來生活能多一份明亮與溫暖,權力能多一些品質與責任。
遺憾的是,2009年仍有太多悲情的公共事件,增加了公民權利“被折騰”的痛楚———“躲貓貓”、“欺實碼”、“釣魚執法”、“鄧玉嬌事件”、“羅彩霞事件”、“靈寶誹謗案”、“聽證會被代表”……有太多的民意參與,但仍有一些權利被掠奪,仍有一些民意遭受愚弄,仍有一些民智被侮辱。一直被寄予厚望的公眾話語權,在這一年給人的感覺仍舊是步履蹣跚。
民意參與公共事件,現在越來越像是一場漫長的戰斗。如果民意一旦疲怠,缺乏持續追蹤的精神,曾經付出的民意力量就很可能被權力施展“太極手”化為無形,甚至遭遇到權力的掠奪性報復。
這其實就是典型的權力折騰,當有一些權力偏離法治軌道,當有一些權力總是陷于淪喪,當有太多權利維護需要支付過多代價,當有太多民生利益被權力與資本掠奪,誰還敢說,我們真的就完成了向“不折騰”的完全轉身呢?其實,考量權力是不是真的做到“不折騰”,從來不必要納入到那些宏大敘事中,社會生活的一點一滴都維系著權力是否偏離公平與正義。特別是在一個“被時代”,沒有什么比公眾的感同身受更有說服力了。
現在再回顧那些太多的“被”字句,仍有難言的苦澀涌上心頭。比如,對于平均工資,公眾感嘆又“被增長”了;對于就業率,很多大學生感嘆自己“被就業”了;關于價格聽證,很多市民認為他們“被代表”了……當太多太多的“被”字句呈現在現實面前,它其實就寓示著公眾權利在某些權力的掣肘之下,正處于某種尷尬的困境,也自然意味著無數個體感覺命運正處于某種“被折騰”的境地。
不久前流行的電視劇《蝸居》中的許多情節,或許可以視為“被折騰”的命運表征。在高房價的裹挾下,個體命運如同龐大洪流中的一根稻草,往往只能隨波逐流,被沖向不知名的遠方。在權力與資本合力產生的強大沖擊下,人的尊嚴與權利往往會被折騰得喪失殆盡。而在現實之中,正在瘋狂折騰人們的,還有醫療、教育、就業、交通等等問題。太多“被折騰”的命運,說明當前并未完成向“不折騰”的徹底轉身。
那么,告別2009年,迎接2010年。作為一個公民,唯有一種心愿,那就是希望人們來年不再“被折騰”,希望來年不再是“被時代”。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