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636|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山東煙臺水產加工業 無近憂有遠慮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12-31 09:18: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兩頭在外,水產加工企業備受煎熬
      ◆越南水產欲搶過產業“接力棒”
      ◆日本、歐盟水產品進口門檻越來越高
      新聞提示
      在水產品加工的國際產業轉移中,日本人最早為歐美做代工,上世紀80年代,韓國人取代日本人,而后10年又被以山東為代表的中國水產加工行業步其后塵。時下,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異軍突起,很有可能接過產業轉移的“接力棒”。
      兩頭在外,水產加工企業備受煎熬
      在世界上,大約有40%的遠洋捕撈水產品在我國加工,主要集中在煙臺和青島、大連、威海、舟山等沿海城市。
      據了解,山東水產品生產總量連續多年占據全國第一的位置,水產品出口同樣占據全國第一的位置。在青島、在煙臺、在日照到處閃現日本、韓國人的身影。2008年,煙臺市水產加工總量達105萬噸,實現產值180億元。
      據介紹,北方水產加工以煙臺為代表,南方水產加工則以舟山為翹楚,但兩者卻是截然不同的路數:舟山水產加工中進口原料僅為10余萬噸,其它90%原料為中國養殖;而煙臺水產加工中進口原料占到了90%以上。
      兩種模式都有優點,也都存在缺陷,但煙臺這種兩頭在外模式更為發人深思:原料進口,成品出口,資金是老外的,加工是中國的。碰上食品安全事件或貿易摩擦,往往是一個訂單出不去,就會“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去年2月,河北一家企業所引發的“毒餃子事件”,也殃及了煙臺水產對日出口,不少企業數月無辜生產停滯。
      業內人士這樣描述煙臺的水產加工行業:煙臺水產加工產業鏈不夠完善,僅僅處于整個產業鏈的中間環節,上無強大合格的水產養殖能力,下無市場銷售能力,能做的就是一個生產加工,市場控制力差,命運被下游和上游所控制。
      煙臺海洋與漁業局的人士認為,煙臺水產加工兩頭低、中間高的問題十分突出。按產業化發展的客觀要求,產前、產中、產后應當協調發展,但煙臺水產加工能力突出,原料供應、市場卻都要完全依賴別人。
      煙臺水產加工中的上游產品——海捕產品,幾乎都由國外供應,遭受著缺少原料的困擾,產業鏈條斷檔已經束縛了煙臺水產加工的發展。而近海養殖,卻多因藥物殘留超標難以達到出口標準。
      下游的終端消費市場基本掌握在外商手里,出口產品絕大多數不能直接進入超市。原因很簡單,單一的水產加工企業難憑一己之力在國外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
      煙臺海洋與漁業局有關人士感慨道:像精深加工的京魯漁業,多元生產的大辰食品,對日出口做到極致的海和、海裕,開發高附加值的大季家水產加工園區,都是煙臺水產加工不可多得的亮點。但整個行業而言,水產品加工企業在加工的品種和價格等方面不能掌握主動。一些加工方式和品種利潤很薄,像來料加工的鱈魚等基本上是保本經營,加工原料供應匱乏也制約了我市水產品加工業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本地漁業資源日趨減少,特別是一些大宗養殖品種,如扇貝、對蝦的病害防治技術至今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致使產量下降,可加工量很少。遠洋捕撈和大部分外購原料由于世界范圍內資源減少也受到很大影響,與加工業大發展的要求有較大差距。
      現有產業的層次和水平低下是制約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我市的水產品加工精深化程度不夠,企業的技術裝備相對較為落后。同時,品牌產品數量很少,全市300多家企業,在國際市場有自己品牌的只有兩三家。
      越南產業形成趕超之勢
      之前,記者調查歸納出煙臺水產出口加工行業的四大怪象:東西方市場難交叉,永不敢碰全產業鏈為代表的“耐克”模式,原料命脈被牢牢拴在“國外”,以及養殖水產銷售只能“體內循環”。
      四大“怪象”,為我們揭示出的是,這一行業存在三個致命弱點:市場難以多元化、生產效益難以最大化、原料來源難以擺脫“單極化”。
      正因為存在如此弱點,看似朝陽行業的水產加工有從煙臺“撤離”的可能。
      這是危言聳聽?
      在水產品加工的國際產業轉移中,有這樣一個大致的“單箭頭”路線:大約上世紀60年代,日本人最早為歐美國家做貼牌;到了70年代,日本人委托韓國代工生產,后者歷經10年最終“搶班奪權”;時至80年代,以山東的青煙威三地、遼寧大連和浙江舟山為代表的中國水產加工行業開始步此后塵,在進入新世紀之后全面取代韓國。
      這一轉移是否還將繼續下去?“第四代”加工基地又會是誰?在行業為“四大怪象”而困擾和忐忑時,答案已開始浮出水面。
      “據我所知,自2007年以來,作為水產品的消費大國,日本曾多次發起動作,準備讓越南從中國手中搶過產業的‘接力棒’!”海和食品董事長王大軍說。他解釋說,在煙臺業內,最近兩年,相當多的海外客戶被越南分流,這一因素的不利影響,幾乎僅次于“外需萎縮”。
      這一說法,有著一定事實依據。目前,越南水產品產量和質量所具有的市場競爭優勢,已經開始全面追趕中國,今年1月至7月,越南水產品產量達到120萬噸,同比增長7%,預計全年水產品總產量將達200萬噸。
      日本、歐盟水產品進口門檻越來越高
      岡孝是日本著名水產公司的岡食品·株式會社社長,這位年屆70的日本人,長年往返日本、煙臺之間,除了交流營銷理念外,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確保輸日水產品加工安全。
      以中國人退休的年齡,每月一次來煙,如此高強度的工作,僅僅是為了“安全”?海和食品董事長王大軍確認了這一說法:“日本客商每次來企業不是看辦公室,而是看車間衛生、看洗手間衛生。去餐廳吃飯時,他注重的是餐廳操作間和衛生間。日本人認為,這兩處衛生搞好了產品自然放心,他看中的是內在的核心——安全。相反,我們中國一些小廠家,門頭漂亮,生產貼牌,往往在營養上、原料上做文章、做噱頭,很少談及自己的生產車間及環境。其實,水產品,最重要的是加工過程的安全與衛生控制,原料差別不大。”
      為了安全,輸日水產加工企業的車間永遠是密封的,永遠不會用哪怕是一點點的殺蟲劑、驅蠅劑,因為100噸水產品中藥物殘留量不允許超過1克,打一次藥就能檢出來。
      目前,煙臺水產加工出口世界各地,但出口日本、歐盟的條件最為苛刻。
      歐盟新食品法,進一步放大了食品安全管理鏈條,要求食品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即“從農場到餐桌”的全過程都要符合標準,否則歐盟委員會有權取消其進口資格。
      日本的“肯定列表”幾乎涵蓋了我國所有出口日本的農產品,對蔬菜、海水產品、禽肉、畜肉等我國優勢產品出口產生嚴重沖擊。如列表對水產品(魚)規定了敵百蟲等44種農藥的殘留限量,其中6種藥物的限量規定為“不得檢出”;對鰻魚提出68種農獸藥限量,其中59種藥品為中國沒限量而日本制定了較為嚴格的限定,另外2種藥品限量比中國原有限量更嚴。而對其他魚類,也列出了69種農藥和獸藥限量,其中57種藥品為中國沒有限量而日本制定了較為嚴格的限制,另有 4種藥品的限量比中國原有限量更嚴。
      兩種門檻最高的制度實施的時間不約而同:2006年。
      當年,廣東的烤鰻廠全面停產。日本是中國第一大烤鰻出口市場,中國鰻魚在日本進口鰻魚市場中也占據首位,同時,中國烤鰻業與日本存在激烈競爭關系。從2002年開始,日本對中國烤鰻啟動數起關于汞、磺胺類、恩諾沙星、孔雀石綠和硝基呋喃藥物殘留調查。持續的技術壁壘使中國對日出口烤鰻大幅度下降。鰻魚養殖場面臨的出口壓力越來越大,部分烤鰻出口企業也長期處于停產狀態。2006年3月,日本厚生勞動省做出決定,“肯定列表”制度實施后,立即對中國進口烤鰻實施硝基呋喃類藥物代謝物命令檢查。
      “肯定列表”制度有“牽連”制,只要中國的一家企業出了問題,所有企業的產品都要重新進行檢測,所以,大企業除了自身要做好準備,還要為小企業的產品擔心。去年2月,河北一家企業所引發的“毒餃子事件”,也殃及了煙臺水產對日出口,不少企業數月無辜生產停滯。
      很顯然,歐盟、日本新食品法的目光均鎖定在了“源頭控制”上,中國企業的出口成本和出口風險將隨之提高。
      ………
      按照目前的模式,水產加工或許還能在煙臺堅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但產業會否一夜之間突然轉移,卻是煙臺水產加工企業誰也拿不準的事。如何讓水產加工在煙臺常駐、常青,是企業和政府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葉知秋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9-12-31 09:28:01 | 只看該作者
    做水產品加工,最重要的應該還是品質,信譽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0-1-1 09:22:19 | 只看該作者
    09年1月至7月,越南水產品產量達到120萬噸,同比增長7%,預計全年水產品總產量將達200萬噸。

    如果今年水產品產量也保持在200萬噸以上,如果平均料比是1.5%,那水產飼料需求量是300萬噸。
    水產飼料前景大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07:0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常市| 武陟县| 九龙城区| 北海市| 长沙市| 北碚区| 隆化县| 左权县| 荥阳市| 徐闻县| 连山| 兴安盟| 和林格尔县| 嘉黎县| 乌兰察布市| 镶黄旗| 噶尔县| 丰台区| 鄢陵县| 八宿县| 沅陵县| 石棉县| 玉门市| 和龙市| 镇远县| 西峡县| 桃园县| 莱西市| 敦化市| 八宿县| 婺源县| 阳高县| 内乡县| 固镇县| 大邑县| 镶黄旗| 东港市| 墨竹工卡县| 庆云县| 稻城县| 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