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份“國家級檢測合格報告”讓兩家飲料巨頭陷入的“砒霜門”更加撲朔迷離。 “請大家放心使用統一產品。”12月1日,在統一企業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司新聞發言人楊壽正拿起統一蜜桃多一口飲下。會上,統一企業出示了公司協助海口市工商局送至中國檢科院綜合檢測中心檢測的報告,報告顯示涉嫌超標的同批次統一蜜桃多含砷量低于0.01毫克/升,是合格產品。 “統一從不去猜測是否有 ‘黑手'在操作,我們只注重產品品質及其是否合格。”楊壽正向記者表達了他對“幕后黑手論”的看法。統一還表示,對于是否用法律手段追償今后會有所回應,但“希望有關部門可以給一個公正的說法”。 在統一企業公布復檢報告后,記者撥通了農夫山泉董秘周力的電話。在電話中周力表示,還未獲得海口市工商局的復檢報告,也從未獲得過任何檢測報告。“即使是海口市工商局復檢農夫山泉不合格,我們也不會承認這個結果,本次檢測和發布信息的過程違法,因此結果也不具備法律效應。”周力告訴記者,對于海口市工商局的復檢結果,農夫山泉不會在意。 隨著統一復檢合格,本次“砒霜門”事件再次呈現了戲劇性的變化,但我們回顧整個事件,卻發現幾個關鍵性的細節始終在籠罩在爭論的疑云之中。 細節一:分道揚鑣的兩位難兄難弟。農夫山泉聲稱,自始至終從未獲得過海口市工商局官方的通知。周力告訴記者,“即使到了今天,農夫山泉還沒有看到過檢測不合格的檢測報告,農夫山泉甚至還是通過媒體才得知此事。”但記者向統一企業新聞發言人楊壽正求證時,楊壽正則表示,在信息發布的前一天即11月23日,公司收到了海口市工商局的詢問通知單,通知單的背后附有產品不合格的檢測報告,且蓋上了有關部門的章。同時,對于農夫山泉聲稱遭受海口市工商局恐嚇的經歷,統一企業也表示從未遇到。 細節二:質檢部門的博弈。自事件發生后,農夫山泉和統一企業已經發布了數家檢測部門的多份檢測合格報告,而事件的源頭,海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也表示對結果負責。至12月1日,兩家“國字號”的檢測部門也先后發表了農夫山泉和統一企業檢驗合格的報告,究竟哪家的報告才是準確報告,成了事件的最大疑云。 對此,周力向記者暗示,檢測過程可能被操縱,導致“某些檢測結果是錯誤的,但目前不清楚是在檢測還是其他的環節被人操縱。” 有分析認為,“砒霜門”在“三聚氰胺事件”14個月之后再次爆發,以其涉及多家檢測部門的廣度,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監督程序合法性的深度,都將對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國海證券研究員劉金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本次事件可以加大整個行業的規范程度,最終惠及消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