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飲水消毒
飲水消毒的目的是凈化水質,殺死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由于養戶雞用水基本都是地表水,幾乎所有雞舍井水中細菌都嚴重超標。尤其是水箱、水線、飲水器不及時清理清洗的,終端致病菌的數量更是不計其數。雞飲后發病,用藥后雖然有效,但由于致病菌源源不斷侵入機體,停藥后易復發,反反復復久治不愈,造成養戶的經濟損失。
1、水箱、水線每周至少清理1~2次,用抹布蘸消毒藥擦洗箱壁及箱底,放出污水再沖洗一次。水線清理用10號鐵線拴上蘸消毒藥的布條,在水管內來回抽拉。飲水器每日洗刷兩次。
2、水質消毒藥用好易潔消毒劑,做疫苗時停用3天(前一天、當天、后一天)。25日齡以后連用2天,停用1天。
二、環境消毒
在整個飼養期間內,工作間墻壁、地面、雞舍周圍每周消毒1~2次。尤其是人員出入雞舍的必經之路,每天要用3%的火堿水噴灑消毒一次。雞糞每天清理1~2次。清除雞舍周圍的雜草、雜物及散養家禽。
因為雜草、雜物可使昆蟲等活的傳播媒介數量增多,散養家禽可造成交叉感染,對舍內雞群健康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三、帶雞消毒
帶雞消毒可除塵、增濕、消滅病原體,尤其是電動噴霧器,霧滴直徑小于10微米,可在空中停留15~20分鐘,借助呼吸,霧滴可達雞呼吸道深部,從而切斷了經呼吸道傳播疾病的途徑。消毒劑種類要選用刺激小、殺菌力強的好易潔消毒劑。
1、自雛雞入舍后,應堅持每天帶雞噴霧消毒。
2、接種活疫苗2個小時后即可帶雞噴霧消毒。
3、在中午氣溫較高時消毒效果較好。
4、消毒液溫度在30~40℃為宜。
5、每次用量為配制好的好易潔消毒劑1:600的比例。
6、消毒的順序是:天棚、墻壁、網上、地面,堅決不留死角。
四、腳消毒
有很多疾病是經進雞舍人員的鞋帶入的。多年的肉雞飼養實踐證明,做好入舍人員的腳消毒對預防肉雞傳染病效果非常明顯。
1、門口設腳消毒槽,冬季用生石灰,其他季節用3%火堿溶液。
2、消毒槽內放消毒墊比較適用,選用海綿、麻袋片、飼料袋等均可。
3、每天更換或添加一至兩次消毒液。
4、門口設消毒槽要持之以恒,長期使用,要改變消毒槽只給服務人員使用的錯誤做法。
五、車輛消毒
拉雛車、拉料車、毛雞車是傳染病的主要傳播媒介,因此要對接近雞舍的這些車輛用3~5%的過氧乙酸消毒,重點是輪胎的消毒,車輛離開后,立即用3%火堿液噴灑輪胎所接觸的地面,用量為1~2升/平方米。
六、糞便消毒
雞糞中存有大量的病原體,而且雞糞中的營養物質非常適合病原微生物存活。雞糞中病原微生物可附著在灰塵顆粒上隨風刮入雞舍,也可經人員、器具等傳入雞舍,造成雞只感染發病。因此說雞舍周圍的雞糞是雞群生物安全的最大隱患。目前雞糞無害化處理的最好辦法就是生物熱消毒,利用雞糞自然發酵產生的熱來殺滅病毒、寄生蟲卵及無芽孢細菌等。
1、發酵池法:
每2000只雞在距離舍30米以外,下風頭挖一個7立方米的發酵池,將每天清除的糞便倒入發酵池內,堆積要疏松,上蓋塑料布,出欄后運走。如果雞群患傳染病,則糞便要徹底發酵。
2、堆積法:
不具備挖池的雞舍,雞糞應該及時運走,遠離雞舍做堆積發酵處理。
七、消毒劑的選擇
(一)消毒劑選擇原則
理想消毒藥應具備的條件:
1、殺菌效果好,低濃度時就能殺死微生物。作用迅速,對人及畜禽無毒害作用。
2、性質穩定、無異味、易溶于水。
3、對金屬、木材、塑料制品等沒有腐蝕作用。
4、無易燃性和爆炸性。
(二)消毒藥選擇的品種
1、刷洗網鋪可選用含氯消毒劑。
2、空舍消毒選用季胺鹽、火堿、液體甲醛。
3、帶雞消毒、飲水消毒均可選用季胺碘。
4、腳消毒槽,冬季用生石灰,其他季節用火堿。
5、對人員走動和車輛消毒可選用過氧乙酸、火堿等。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