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病先防,有病早治”早已經成為水產界人人皆知的“秘密”的今天,怎樣防、怎么治才能更好的藥到病除是養殖戶和病害專家最關心的問題。如何做到控制病害的同時又保證水產食品安全?如何遏制急病亂投醫的亂像?如何更專業地解決基層養殖戶的病害難題?
廣大水產人一直在苦苦尋找著解決問題的方法。近年來一套風頭正勁的魚病遠程診療系統似乎讓他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兩臺電腦、一臺顯微鏡外加一根網線,簡單的組合搭建起了專家、基層水產技術人以及養殖戶之間溝通的橋梁。
“從2003年開始采用這套系統,到目前全省地級市、重點縣及部分藥店都配有魚病遠程診療系統。”廣東省水產養殖病害防治中心主任陳文告訴記者。
究竟這套系統有多神奇?它又能把水產病害的診治帶向何處?
食品安全催生“專家門診”
養殖戶最怕的是什么?病害毋庸置疑排在第一位。看著自己辛辛苦苦養成的魚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那是令人可惜又痛苦的事情。近年來,水產養殖病害呈現出發病品種多、病害種類多、流行范圍廣以及病情緊急等趨勢。很多養殖戶、甚至基層的水產技術人員在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病害束手無策的時候,迫切需要專家的指點迷津,但這在以前往往由于空間的阻隔,讓專家診療變得遙不可及。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養殖戶們想到了所謂的土專家,有時候確實起到了療效。但是隨之而來的是水產食品安全的惡化。“很多的民間土專家,宣稱能包治百病,其實很多時候就是無限的加大用藥量,這是很不合理的。”陳文說。
正是在這一現狀下,才讓陳文有了采用這套系統的想法。“當初蘇州一家公司找到我們提到這個系統時,我們覺得很不錯,就采用了。”對于這種情況,水產病害專家、黃海水產研究所王印庚博士也有同感,“現在養殖面積大,而專家人數又有限,一旦溝通不暢很容易導致病害流行。而專家下去或者養殖戶上門的話,往往費時費力,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
魚病遠程診療系統正好解決了目前水產病害所面臨的困境,它配有相應的病害圖譜以及診療方法,只需將病害的特征輸入電腦,系統會自動開出藥方。而碰到那些疑難雜癥,還可以直接將病害癥狀通過系統傳給專家,待診斷后再傳回給基層技術人員。“魚病遠程診療系統不僅讓專家和養殖戶有了能夠直接對話的通道,同時因為方法的更科學以及對安全用藥的控制,也讓食品安全多了一份保障。”
養殖戶只看重療效
這么好的一套系統,論理說應該很受到養殖戶和基層技術人員的歡迎。但是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記者采訪得知,一些安裝有魚病遠程診療系統的測報點基本上很少用到這套“很管用”的設備。“我很希望通過系統得到專家的指點,但有時候我的問題傳上去很久都沒有回音。”一位接觸過這套系統的基層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除此之外,缺少相應體制的遠程診療,使得成套設備成了擺設,有些監測點2007年安裝該系統,但是使用的頻率卻少的驚人,“到目前為止,才使用了5、6次吧,后來攝像頭壞掉了也就一直沒用過。”肇慶水生動物防疫檢疫站的簡賀君告訴記者。
而對養殖戶來說,他們最看重的是怎么把病治好,至于是怎么治好的,他們似乎不太關注。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養殖戶,他們都表示沒聽過魚病遠程診療,“不知道,能把病治好就行了,其他的我們不關注。”在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養了10多畝桂花魚的養殖戶盧劍聯說。
養殖戶和基層技術人員的“漠不關心”,讓原本對這套系統抱有很大期望的陳文有些失望,“可能是他們把這套系統想的太萬能了,以為能包治百病。但是這套系統目前還只能對一些基本的病害提出解決方案,它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技術的進步還要伴隨觀念的改變。“要讓養殖戶知道,這套系統首先是監測食品安全質量,第二才是治病。”陳文說,“那些不注重食品安全,濫用亂用藥的情況看似很管用,但是給水產品的安全帶來了隱患。只有當養殖戶意識到了這點,他們才會明白這套系統的好處。”
治療監測并重乃最終目的
魚病遠程診療給病害的治療找到了一條便捷的道路,讓病害診治變得規范、合理。同時,它也為以后的水產病害監測預防打下了基礎。
“通過這套系統我們可以收集病害信息,進行病害的統計、追蹤調研。”王印庚告訴記者,“信息的統計和分析是病害預報的關鍵,搞清楚了病害發生的地點、時間、病種等情況,我們就可以做到對病害的一個大致預測。”
相對于病害治療方面對遠程診療系統的“冷漠”,養殖戶對于病害的預報卻充滿了期待。“如果能夠和天氣預報一樣大致預測病害的發生情況,那就好了。”
“要做到水產病害的監測并最終做到預報,單單靠遠程診療系統還不夠”,陳文說,“我們還需要相應的制度和提高基層水產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真實的反映病害的發生情況。”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似乎還很難做到這一點。除此之外,在規劃布局方面也要嚴格按照科學的方法來進行,“一般在養殖比較集中和重點縣市進行布點,做到一個鎮或縣都能有一個監測點。”
“監測和預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就目前來看,我們還沒有達到可以進行水產病害預報的能力。”陳文告訴記者。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