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 本帖最后由 mbaun 于 2009-12-14 23:06 編輯 [/i]
2009年,中央和地方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就業的政策,有效地穩定了就業形勢,保持了社會的穩定,大大縮小了經濟危機沖擊的程度和范圍。本年度有個顯著熱點就是西部地區就業形勢好于東部地區,勞動力中西部供大于求東部供不應求,西部結構矛盾小,東部結構矛盾大。
雖然農業專業性人才就業狀況逐步在變好,但是我國農業專業人才的就業仍不十分樂觀。從占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1/10的農林類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一次性就業率總體上并不高。很多農業專業人才也在感嘆:“找份合適的工作為何就這么難?”
綜合全年來看,2009年下半年西南地區很多企業調整了招聘結果,增加了對飼料/動保/養殖技術類職位的招聘,與上半年相比,提升了1.07個百分點。較之上半年種植技術類、銷售類所占比例都有所增加,園林類略有下降。從全年需求與供給來看,除銷售類職位外基本都能達到動態平衡。銷售類全年供給只有9.17%,而需求達到20.86%。雖然此缺口較上半年有所緩和,但是這個巨大的缺口一直存在著。
那么2009年西南地區農業類企業人力資源發展及其招聘有些什么特點,求職者求職狀況又是怎樣的,2010年農業類行業招聘與求職又有些什么發展趨勢呢?本著這些問題,我們將以數據分析為主,與您一同探討2009西南地區農業領域招聘求職狀況暨2010招聘求職展望。
——題記
在2009年8月,西南農業人才網[[url=http://www.7ahr.com/]www.7ahr.com[/url]]獨家發布了《2009年上半年西南地區農業類企業招聘求職形勢分析》,當時我們的數據如下:
http://www.7ahr.com/UpFiles/2010reports/p1.jpg
http://www.7ahr.com/UpFiles/2010reports/p2.jpg那么2009年全年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對此,我們針對西南農業人才網[[url=http://www.7ahr.com/]www.7ahr.com[/url]]
2009年度企業提供職位分類匯總如下:
http://www.7ahr.com/UpFiles/2010reports/p3.jpg
2009年度求職者求職職位分類匯總如下:
http://www.7ahr.com/UpFiles/2010reports/p4.jpg
綜合全年來看,2009年下半年很多企業調整了招聘結果,增加了對飼料/動保/養殖技術類職位的招聘,與上半年相比,提升了1.07個百分點。較之上半年種植技術類、銷售類所占比例都有所增加,園林類略有下降,可見園林類職位比較穩定,從業人員不輕易更換工作。
就西南地區2009年全年來看,排在第一位的仍然是園林技術類,持續的招聘計劃一位企業擴大規模之需,二為很多企業都在儲備技術人才,特別是專業過硬、有行業職稱的求職者更受企業青睞。排在第二位的為銷售類職位,作為眾多的農業企業,多以實體產品經營企業為主,即產品的價值必須通過市場銷售才能得以體現,只有產品流入終端市場,企業的投資才能收回,繼而產生企業利潤。即使以園林設計、園林技術為主的園林類企業也不例外,企業的利潤必須通過產品銷售體現。飼料/動保/養殖技術等畜牧類職位位居第三,其實,現實中本類職類應該所占比例應該高于本次數據匯總,原因主要有,本次數據為網絡招聘數據;二、畜牧類企業整體所處的發展水平還比較低下,養殖業才逐步由粗放型養殖轉向為集約化養殖、特種養殖,目前很多畜牧行業企業都還沒“觸網”,這之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種植/農業技術類職位略居第四,從所占比例來看,種植類企業也應該符合職位發布規律,即企業數低于園林園藝類、畜牧類。上述技術類職位總計所占比例已經超過了50%,可見西南地區對農業技術人才的需求。
從求職者全年數據變化來看,值得欣慰的是很多求職者由上半年對職位的不確定性逐步轉化為職位的確定性,此類比例由31.66%下降為15.00%。在2009年度,飼料等畜牧類人才比例達到25.83%,排在人才供給第一位。但是西南地區農業專業技術人才需求只有16.22%,畜牧技術類人才在本年度表現為“相對過剩”,即很多求職者一直沒有找到自己如意的崗位,企業對此類人才的需求基本都轉移到懂技術的銷售類復合型人才上去了,對于懂技術喜歡營銷的求職者來說這是一個利好信息。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去做銷售,解決一些實際技術類問題,在充分發揮自己獨特優勢的同時,所獲取的報酬也一定更豐盛,同時也會比純粹以銷售出生的人更容易做出業績,畢竟在產品同質化的今天,服務乃第一手段。其他崗位供給與上半年相比變化不大。
從全年需求與供給來看,除銷售類職位外基本都能達到動態平衡。銷售類全年供給只有9.17%,而需求達到20.86%。雖然此缺口較上半年有所緩和,但是這個巨大的缺口一直存在著。銷售類職位缺口不僅在農業領域表現,在各行各業都有體現。
[p=30, 2, center][b]四、西南地區農業領域企業狀況[/b][/p]
[b]4.1、總體狀況[/b]
[b]4.1.1 企業性質
[/b]西南地區農業發展較東部沿海地區而言,發展稍顯滯后,大多數還處于“小作坊式”的全家族氏管理模式下,發展較為緩慢。規模運作的企業還比較少。在企業性質上以民營企業為主導,占據了53個百分點,如圖5所示。另外,在西南地起以外商獨資或外商合資的企業越來越多,對推動本地的農業技術發展很有幫助,同時也會加劇西南地區市場的競爭力度,這對本地發展水平還相對不高的民營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不加快發展步伐,只有被市場淘汰。在國家倡導自主創業政策的指導下,越來越多的農業技術類人才回到農村發展特種養殖,特種種植,在目前就業并不太看好的大環境下,勢必有更多的農業類人才加入到自主創業中去,不過自主創業前一定要做好市場調查,多方求證,創業的道路比求職更艱難。
http://www.7ahr.com/UpFiles/2010reports/p5.jpg
[b]4.1.2產業結構
[/b]從產業結構來看,各子行業發展比較均衡,數量較少的主要為農藥化肥等資源業,以及種子業,二則的比例加起來才11%,而與之聯系緊密的園林園藝及種植花卉業已達到22%,若加上傳統的農作物種植,資源及種子業的發展就必須加快了,要發展,肯定少不了相關技術人員的努力,特別是在當前以發展“綠色環保”農業的今天。在西南地區,所占比重最大的還是畜牧相關產業,他們的總比例已快接近40%。據調查,在西南地區從事飼料加工業、獸藥動保業的企業不低于2000家。在這些企業中,以豬飼料生產加工、生豬動物營養,動物保護為主導,特種養殖及漁業養殖發展只暫居很小的比例。在本次調查中,我們發現以單一農業發展起來的一些大型企業及新成立的新興科技產業逐步將戰略放在了農業綜合服務發展上,即發展農業產業一條龍服務。
http://www.7ahr.com/UpFiles/2010reports/p6.jpg
[b]4.1.3 地域分布[/b]
在企業地域分布上,超過60%的企業都聚集在省會城市,二級城市、縣級城市所占比例只有32%,而農業發展的基礎市場所占比例只有4%,地域分布呈現出較大波動。分析原因主要有西南地區物流不及東部沿海地區,一般每個省市的物流圈都集中在省會城市;其次西南地區省會城市、二級城市經濟水平發展差距較大,很多有技術的人才專家都匯集在省會城市;再次,西南地區的信息溝通交流地也只有省會城市較發達。基于上述種種,以農村為廣袤市場的農業型產業都將自己的公司設在省會城市及重要的二級城市,其對基層的服務工作只好通過自己公司的技術人員深入終端去解決,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問題不會得到立即解決也在不言而喻之中。
http://www.7ahr.com/UpFiles/2010reports/p7.jpg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