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10月份浙江省水產養殖病害測報數據來源于杭州、嘉興、湖州、紹興、溫州、臺州、寧波、舟山、金華、麗水和衢州11個市;測報面積:池塘/圍塘/水庫94418.8(其中精準監測633畝),灘涂7711畝,海水網箱305202.9m3,淡水網箱41299m2,流水養殖113000m2,溫室115329.9m2,淺海養殖5810畝;起止時間為2009.10.1~2009.10.31。
10月份,全省11個市測報的29個養殖品種中有18個發生病害,共監測到38種病害(病害數比上月減少9種),其中病毒性疾病1種,細菌性疾病16種,寄生蟲病3種,真菌性疾病1種,其它8種,病因不明9種。現將主要情況概述如下:
魚類:16個品種中10個品種發生病害,共監測到15種病害(病害數比上月減少2種),其中細菌性疾病5種,真菌性疾病1種,寄生蟲病2種,其它3種,病因不明4種。平均發病率較高的有七星鱸魚病因不明66.57%,大黃魚病因不明32.62%、爛尾病18.43%,水庫養殖草魚爛鰓病25.81%;平均死亡率較高的有大黃魚病因不明4.27%,七星鱸魚病因不明3.06%。
甲殼類:6個品種中5個發生病害,共監測到14種病害(病害數比上月減少3種),其中病毒性疾病1種,細菌性疾病6種,寄生蟲病1種,其它3種,病因不明3種,平均發病率較高的有池塘養殖鋸緣青蟹病因不明98.15%,池塘養殖三疣梭子蟹環境致病51.06%、固著類纖毛蟲病34.72%,青蝦黑鰓病36.59%、紅體病22.36%、爛鰓病22.36%;各病害的平均死亡率均較低。
貝類:5個品種中2個品種發生病害,共監測到3種病害(病害數比上月減少3種),其中其它1種,病因不明2種,各病害危害程度均較輕。
藻類:壇紫菜,未監測到病害。
爬行類:鱉,共監測到6種病害(病害數比上月減少2種),其中細菌性疾病5種,其它1種,各病害危害程度均較輕。
11月份,隨著氣溫、水溫的下降,養殖品種的病害將進一步減少,病情也將不斷減輕。根據歷年來水產養殖病害測報情況和今年病害流行的趨勢,預計11月份淡水魚類病害以赤皮病、爛鰓病等為主;海水魚類以弧菌病、刺激隱核蟲病等為主。為此,提出以下建議,供養殖戶和生產單位參考:
1、科學投飼。由于水溫下降,養殖對象攝食量下降,故要相應的減少投飼量,并可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和免疫增強劑,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2、注意水位。隨著季節的變化,晝夜溫差將加大,為了使養殖生物安全過冬,應適當加深池水,做好越冬準備。
3、加強管理。本月中下旬池塘鱉將進入冬眠期,要做好越冬工作。11月份后養殖水產品進入收獲期,養殖戶要注意捕撈操作,防止魚體受傷。
4、清整消毒。對已經全部起捕的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等養殖塘,要做好塘埂、堤壩、溝渠的清整修理;抓住晴好天氣進行干塘清淤和曝曬,最大限度殺滅病原生物。
5、科學用藥、規范用藥。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養殖過程中的預防用藥、對發病個體的藥物治療都必須嚴格遵循國家有關漁藥使用的規定,做到科學用藥、規范用藥,對于即將出池的養殖品種一定要遵守休藥期的有關規定,以確保水產品的質量安全。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