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月20日起,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成華區、武侯區和高新區首批45家標準化農貿市場開始推行“芯片豬肉”,實施豬肉市場準入,豬肉在屠宰廠出廠時便會逐一綁定芯片,實現豬肉來源可追溯。2010年4月1日起,消費者可根據小票上的編碼,追溯豬肉來源于哪個銷售商、屠宰廠。
“能追溯來源的豬肉,我吃著放心。”每隔兩三天就去高新區和平農貿市場購買芯片豬肉的李萍說。那么,豬肉追溯系統建立后,芯片成本是否會影響豬肉的價格?又會給生豬養殖戶帶來怎樣的影響?
目前追溯至屠宰廠———屠宰廠、攤主各承擔一半芯片成本
“以前農貿市場銷售的豬肉必須配有‘一證兩章’(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動物產品檢疫合格驗訖印章、生豬定點屠宰廠肉品品質檢驗合格驗訖印章)。但因為證明都是紙質,個別肉攤攤主擅自偽造,迷惑消費者。為此我們推出‘電腦豬肉’,采用高科技手段保障市民能夠買到放心肉。”成都市食安辦食品處處長李波說,今后豬肉進入市場前,在生豬屠宰環節,屠宰廠必須在每片合格的白條肉上綁定已經錄入該產品完整質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的電子溯源芯片。
在成都市安居天涯農貿市場,市場管理員李巧蓉向筆者展示了追溯芯片。每天清早,她都會手持刷卡機,驗證所有進場豬肉的溯源芯片,并掃描芯片查看來源是否合法。李波說,芯片是一次性固定的,要從豬后腿拆除下來必須將芯片剪成兩截,無法拆下來套在另一頭豬上再次使用。
目前,成都市這45家農貿市場中的部分市場豬肉攤位已在每個肉攤配備一種特制的電子秤。電子秤除了稱重外,還可以同時為消費者打印收銀條。收銀條上有溯源碼,消費者可以通過電話、短信、網絡等方式查詢到豬肉來源、品質是否合規、安全。“市民接受起來還有一段時間,不過隨著對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他們會認可這種溯源方式。”李巧蓉說。
綁定芯片的豬肉增加成本,是否會影響豬肉價格?李波認為應該不會。綁定一個芯片需要支付2元錢的芯片成本,一頭豬兩條后腿捆綁芯片一共要繳納4元。目前,很多試點地方都是屠宰廠和肉攤主各分擔一半,這對豬肉價格影響不大。
不過,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生產科教處處長富剛卻認為,比起目前制作成本為1角錢左右的生豬二維耳標而言,芯片成本仍然過高,全省生豬上億頭,要大范圍進行推廣,目前還有一定難度。
未來追溯至養殖環節———養殖戶工作量可能增加
雙流縣九江鎮定點屠宰廠是成都市商務局批準生產“電腦豬肉”的36家屠宰廠之一,從11月初已經開始實行豬肉芯片綁定。
“檢疫跟以前沒有太大的區別,仍然是‘一證兩章’,不過在選擇收購對象時,我們會盡可能選擇規模場。”九江鎮定點屠宰廠總經理馮聲明說,規模場的生豬從喂養到管理都相對規范和科學,豬肉質量也更有保證,雖然目前仍然在收購部分散戶的商品豬,但馮聲明認為,在實行芯片豬肉追溯行為之后,對散戶豬只的入廠檢疫可能會越來越嚴。
成都市新都區木蘭鎮養殖大戶何建有一直跟成都宏曄屠宰廠進行合作,不過他還不太清楚芯片豬肉的有關情況。他說,11月以來新都區的商品豬的收購價格沒有明顯波動,仍然跟隨市場腳步。雖然綁定芯片沒有增加成本,但何建有仍然有所擔憂:“這是個民生工程,能保證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我們也很支持,但是如果系統進一步升級,追溯到養殖環節,為達到市場準入標準,會不會提高養殖成本?”
“芯片如果上溯到養殖環節,對養殖戶的生產過程影響不大,畢竟生豬養殖是四川的傳統,這么多年一直都按照既定標準進行操作,順利進入市場沒有問題。要說影響可能就是增加養殖戶的額外工作量,芯片好用,但要進行信息錄入才能發揮效用,養殖戶要么不會電腦操作,要么不愿意花這個時間,所以上溯至養殖環節仍然面臨種種困難。”富剛說。
李波表示,監管系統未來將考慮追溯到養殖環節,因為“追溯至養殖戶可以進一步提高我市食品安全監管水平”。
來源: 農民日報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