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個好員工?百度一下,可能有無數職場守則供你借鑒。它們教給你多做事、少說話、敬業、有責任感、不斷進取、不要隨便請假、不要越級匯報……你可能說,這些我都做到了,起碼八九不離十,為什么老板看我的眼神還是怪怪的?為什么部門經理還是不喜歡我?為什么合作方還是對我有意見?
身在職場十余年,從最底層員工到部門老總,逐漸發現,有一些工作細節,雖然單獨看起來不明顯,甚至算不上問題,但是如果在職場上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蹈覆轍,一定會影響你的進階!
-1-
收到工作信息無回復。
上級的命令、合作方的要求、同事的訊息,常常通過郵件、短信等方式送達。接收到這些信息后,無論是需要立刻辦理的,還是僅僅一個通知,都應該馬上采用同樣的方式盡快給出一個回復,諸如:“我已收到”、“好的,請放心”、“明白,會盡快處理”等等,一方面顯示出自己的工作效率,一方面令信息發送方得到反饋。
有些員工就忽略這一點,什么信息傳給他,都如泥牛入海,也不清楚他是收到了呢?還是沒收到。是開始執行了呢,還是沒執行。為了不耽誤工作進程,不得不追加電話或短信詢問,既浪費時間金錢,又多做了事情,作為上級或者合作方,心里會怎么想呢?
-2-
接收工作資料不上心。
工作中,常常需要接收資料,既然這些資料和工作有關,就要認真接收、妥善保存、確保可以隨時調用。
有些員工就糊里糊涂,接收資料隨手一放,結果到了用的時候找不到,還要找原來的資料提供方重新提供。最近我就經歷了兩個例子:一次,是給合作方的員工提供我的公司地址,請他來我公司談事。明明在MSN上留給他確切地址(包括地鐵怎么換乘、路怎么走),也和他說好晚上見面,結果兩小時后,對方給我短信說:“請你再把地址給我一次。我在外面,剛才臨時出門辦事,沒把電腦上的地址抄寫下來。”他說得輕巧,我卻要在手機上噼里啪啦編寫五分鐘,你說我會不會有意見呢?
另一次,是傳遞資料給員工。第二天問起資料是否已經看過并有建議?員工撓著后腦勺說:“你再給我傳一遍吧,不好意思,我忘了昨天把資料存在哪里,找不到了。”
這樣的事情一再發生,給對方添了節外生枝的麻煩,還浪費了時間,人家會給你的工作表現打幾分呢?
-3-
大大咧咧,忽視職場身份等級。
關于身份,老板(包括部門經理)日常的表現可能有兩種:一種是喜歡端點架子的,一種是喜歡表現出平易近人的。但是無論他是哪一種,他的位置都在那里,而位置是一定會給予人心理暗示的,所以,做員工一定要把自己的位置擺正,即使遇見平易近人型的領導,也千萬不要沒大沒小順桿爬,或者莽撞攀關系,要知道,領導哪怕一直笑瞇瞇,對于你的表現,心里也是有數的。
前段時間,看見過這樣一幕場景:因為董事長講了一個笑話,大家哈哈大笑,氣氛十分融洽,有個部門經理,笑到開心處,居然得意忘形,伸手去拍董事長的肩背,看起來活像一對兒鐵哥們。
過了沒幾天,有一個員工突然湊過來對我說:“以后我別喊你李總了,喊你姐吧。”作為一個公司的常務副總,你說我會欣然同意呢,還是會看他一眼,轉身離開呢?
當然,如果領導開口讓你喊他/她為“哥、姐”,那是另當別論,但如果員工自己莽撞提出這樣的要求,一方面領導未必喜歡,另一方面,領導還要考慮其他員工對此有何想法,怎么可能隨意答允呢?
-4-
工作中總是使用反問句。
有初中學歷的人都知道,反問句通常是陳述句的改版,使用它的目的,是為了強調語氣。在日常交流中,作為下級或者合作者,總是以反問句的形式對上級或合作方提問,會顯得非常失禮,必將令對方生厭。
記得在湖南工作的時候,有一次布置手下員工,給新近的應聘者打電話,她居然反問我:“經理,你怎么不親自打電話呢?”她對工作的接受意識姑且不論,就單單這個語氣,已經令我產生了反感。
諸如“難道我會不知道?”、“那什么是一樣的呢?”、“你怎能這么做呢?”這樣的句式,在工作中,面對上級或者合作方,聰明的員工會避免使用。
-5-
在不恰當的時間提問。
工作就必然有問題,但是問題在什么時候問、什么地點問,是個不該被忽略的問題。有的員工,問題來了不分輕重緩急,哪怕領導在開會或者會客,也要敲門進去問個清楚;有的員工,工作時間想不起來問事情,領導下班了卻追著打手機;還有的員工,在部門會議上公開詢問自己的加薪或者待遇情況……凡此種種,都屬于沒有眼色,需要努力避免。
-6-
工作完成不深入,頻繁返工。
既然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做明白。很多員工只做表面文章,事情想了第一步,就不再想第二步、第三步,結果面對領導的追問,只好當場傻眼。
不久前,我們布置一位員工做某產品的調研。員工很快給出回復:某某產品報價100元,給經銷商的價格是60元,在本市幾大商場有售。很好,那么,該產品銷量如何?員工一愣,這個,我沒問。然后出去打電話,一番詢問,回來答復:銷量不錯,每個月若干。那么,它的用量如何?有沒有什么不良反饋?員工又是一愣,這個,我也不知道。然后,又返身出去打電話……工作做到這個份上,如果你是老板,你會給他加薪、升職嗎?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