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毛癥
【特 點】
本病以1~3月齡的幼兔多發。引發本病的主要原因有:
1、 飼料中粗纖維含量低,含硫氨基酸不足。
2、 飼養密度大,兔群擁擠,礦物質或維生素缺乏等。
3、 忽冷忽熱的環境氣候條件也是本病的誘發原因,秋末冬初及早春季節多發。
【癥 狀】
一般除頸部、頭部等難以吃到的部位外,其他部位均可被吃光,患兔消瘦、精神沉郁、易患毛球病。
【防治措施】
預防:
1、 適當調整兔群密度。
2、 供給兔全價日糧。
治療:
1、 一旦發現食毛兔立即將患兔拿出,在患兔飼料中加入0.1%~0.2%蛋氨酸或胱氨酸,患兔一般一周即停止食毛。
2、 胃內發現有毛球的,使用香油或液體石蠟20~30ml導服;毛球較大,用藥物不能解除的,要實施手術,取出毛球,同時肌肉注射青霉素10萬國際單位/只,2次/日,連用7日。7日后灌服沈氏益生寶(小兔:2~3ml/只;大兔:5ml/只。每日2次,再用7天)。
如有需要請聯系:132038062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