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偽劣產品的出現,是伴隨我國發展市場經濟以來就有的特有產物,獸藥行業也不例外。近年來,我國出臺了新的《獸藥管理條例》及相關法規,大力推進獸藥GMP建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加大了獸藥打假的力度,但同時也出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就是假劣獸藥年年打,卻屢打不盡?屢禁不絕。
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獸藥管理法律法規不夠完善。一是《獸藥管理條例》自2004年修訂已5年,與當前畜產品安全監管要求存在距離。二是相關配套規章、制度制訂滯后或不完善,導致監管無力或無據可依。
其次,獸藥監督管理隊伍力量薄弱、經費不足。目前我國獸藥GMP企業有1500多家、經銷商達7萬余家,而專職獸藥管理的人員少,大多數還是兼職人員,各級財政對獸藥監督的投入不足,因此很難對龐大的獸藥行業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
第三,一些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由于違法成本過低,一些企業缺乏社會責任和道德意識,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生產經營企業相互勾結,聯手制假售劣,由于生產銷售假劣獸藥本小利大,對制售假劣獸藥者又處罰過輕,使不少不法分子鋌而走險。還有一些地方政府以發展本地經濟為由為生產假劣獸藥的廠家撐起保護傘,這也是假劣獸藥屢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遏制“假冒偽劣獸藥”的出現,是獸藥監督管理人員和獸藥生產及經營企業的重要工作任務:
一是完善獸藥管理的各項法律法規。進一步修訂完善《獸藥管理條例》的配套規章及相關規定,提高獸藥制假售假的違法犯罪成本,加大懲戒力度。
二是積極推進獸藥GSP實施。據最近農業部公布的獸藥質量抽查情況通報顯示,生產環節合格率較高,而經營和使用環節的獸藥產品合格率最低,因此解決獸藥流通環節的質量問題,是當前提高獸藥產品質量的要害所在。實施獸藥GSP有利于從根本上整頓和規范獸藥市場。
三是加強獸藥生產和經營環節的監管。獸藥監管部門要重點建立和完善三個制度:對非法企業查處督辦制度、對經營企業重點監控制度、實施獸藥監督員制度。
四是提高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向養殖戶宣傳獸藥法律法規知識,識別假冒偽劣獸藥的方法,提高辨別能力,發動群眾來打假是最有效的。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