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4457|回復: 1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三教九流”----你可知道?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11-30 23:44: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三教九流的幾種說法
      【一】"三教九流"在民間的說法是:
      三教:佛教、道教、儒教。
      九流:
      上九流:一流佛祖 二流仙 三流皇帝 四流官 五流燒鍋 六流當 七商 八客 九種田
      中九流:一流舉子 二流醫 三流風水 四流批 五流丹青 六流相 七僧 八道 九琴棋
      下九流:一流巫 二流娼 三流大神 四流幫 五剃頭 六吹手 七戲子 八叫花子 九賣糖
      不過,這是民間口頭傳誦,不以為據,如著書,還當再須查證。
      【二】"三教九流"這詞的意義曾經是頗為高雅的。
      "三教"的說法起自三國時代,指的是儒教、釋教、道教三種教派。河南嵩陽書院里有一尊三神像,在一個頭上雕出了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的面孔。
      儒教,孔子所創,并非宗教,而漢儒為了抬高孔子的地位,把儒家學說渲染的像宗教一樣,就被人們看做宗教了,自漢朝至“五四運動”前,一直在中國文化界及思想界占重要地位。孟子、董仲舒適是著名的代表人物。
      釋(佛)教,指東漢時傳入我國的佛教,以其為印度釋迦牟尼所創而簡稱為釋。
      道教,以先秦老子“道”的學說為中心的學術流派。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思想,被稱為“道德家”,老子哲學思想,具有樸素辯證法的思想。漢代道教尊奉老子為道教的始祖,東漢時創立的一種宗教,講究煉丹修道,尋求長生不老之法。
      "九流"的說法,最早見于《漢書·藝文志》,指的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雜家、農家、陰陽家、縱橫家等學術流派。后來,人們把宗教、學術中的各種流派統稱之為"三教九流"。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時人們又把它作為貶義詞,泛指那些在江湖上從事各種行當的人。
      陰陽家:戰國時提倡陰陽五行之說的一個學派,代表人物是齊國的鄒衍。
      法家:戰國時主張法治的重要學派。源于春秋時的管仲、子產,代表人物是戰國時的商鞅、申不害,韓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名家:是戰國時的學派,一名“辯者”,是古代的邏輯學。代表人物公孫龍。
      墨家:是戰國時的學派,提倡“非攻(反對非正義的戰爭)”、“節用”、“節葬”等。創始人是墨翟。
      縱橫家:戰國時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策士中有“合縱派”和“連橫派”。代表人物蘇秦(主張“合縱”,即六國團結抗秦)、張儀(主張“連橫”,即瓦解六國的團結,使之分別奉事秦國)。這兩類策士統稱“縱橫家”。
      雜家:戰國至秦漢間雜揉各學派思想的一部分學者,他們的特點是“兼儒墨,和名、法”。代表著作為《呂氏春秋》、《淮南子》。
      農家:戰國時反映農業生產和農民思想的學術流派。
      上述為‘三教九流’的原義。因許多人不明其意,隨時代更迭、引伸為三、九之貶意。
      【三】三教九流 “三教”無疑是指儒教、佛教和道教。對“九流”歷來又不同說法。一說“九流”分三等。
      上九流是:一佛祖,二仙,三圣賢,四官,五公卿,六相,七僧,八道,九莊田。
      中九流是:一評書,二醫,三卜筮(算命),四棋(棋師),五丹青(畫匠),六仕(兵卒),七橫(說客),八義(俠客),九打漁。
      下九流是:一高臺(唱戲),二吹(吹鼓手),三馬戲,四剃(剃頭),五池子(開澡堂),六搓背,七修(修腳),八配(配種的),九娼妓。
      【四】九流三教 還有一種說法,也將“九流”分三等。
      上九流:一宰相,二尚書,三督撫,四藩臬,五提督,六鎮臺,七道臺,八知府,九知州。
      中九流:一醫,二金(算命),三飄行(測字),四推(推算歷法),五琴棋,六書畫,七僧人,八道士,九星相(觀星相定吉兇)。
      下九流:一忘八(開妓院),二龜(縱妻賣淫),三優伶(唱戲),四吹(吹鼓手),五大財(耍大把戲),六小財(耍小把戲),七生(理發匠),八盜,九吹灰(賣鴉片)。“三教九流”把人分為若干等,在舊社會,受壓迫者多被視作下九流,命運悲慘。
      元朝的時候,政府按人們所從事的職業,把被征服的臣民詳細劃分為十個等級,即“十流”:一官、二吏、三僧、四盜、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元朝統治者是騎在馬背上的征服者,敵視知識分子,儒被列在娼妓之后。就像文革期間,知識分子被叫做“臭老九”、儒家成為批判對象一樣。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izhuzi + 1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9-11-30 23:55:47 | 只看該作者
    葉老師,剛教育我,這么快就傳播信息了哈。看來我說的還是對哈,你適合搞信息學

    點評

    絲竹子兄,就不要洗我腦殼了嘛:)3: 感覺比較有意思,所以就貼過來了哦  發表于 2009-12-1 00:13
    絲竹子兄,就不要洗我腦殼了嘛:)3: 感覺比較有意思,所以就貼過來了哦  發表于 2009-12-1 00:13
    絲竹子兄,就不要洗我腦殼了嘛:)3: 感覺比較有意思,所以就貼過來了哦  發表于 2009-12-1 00:13
    絲竹子兄,就不要洗我腦殼了嘛:)3: 感覺比較有意思,所以就貼過來了哦  發表于 2009-12-1 00:13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09-12-1 09:37:32 | 只看該作者
    受教了 感謝樓住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09-12-12 15:43:07 | 只看該作者
    民間傳誦也是文化遺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09-12-12 15:43:19 | 只看該作者
    民間傳誦也是文化遺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0-1-27 20:50:43 | 只看該作者
    現在了解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10-1-27 21:32:45 | 只看該作者
    現在儒家和道家文化在國外是備受推崇,前兩天還剛看到電視里播了一個專題片,介紹越來越多的老外們來中國學習《論語》和《道德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10-1-29 21:32:20 |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很有意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10-1-29 21:38:59 | 只看該作者
    中國人還是相當的有才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于 2010-2-16 14:28:24 | 只看該作者
    原來是這么回事,很多典故平時只知道隨口一說,卻不知道其中的來歷。長見識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22:2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河县| 达日县| 日喀则市| 花垣县| 浮山县| 通道| 长丰县| 浦江县| 天全县| 五寨县| 治多县| 罗源县| 山东省| 常宁市| 弋阳县| 长白| 玛纳斯县| 赤壁市| 邵武市| 安塞县| 梨树县| 渑池县| 潮州市| 湘潭市| 台北市| 武川县| 偏关县| 新建县| 嘉兴市| 高安市| 行唐县| 陇西县| 颍上县| 登封市| 饶阳县| 高唐县| 增城市| 汶川县| 吉安市| 肃宁县| 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