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5868|回復: 3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秘魚粉中的白點點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11-13 18:54:13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csf123 于 2009-11-13 19:11 編輯

    魚粉中有些小小的白色片狀物,有時候在小樣中看見很小的,有時候看得見稍微大點的2-8mm,鏡鑒時,不留神的話看不到這些白點點,一般從大樣里看會以為這是大點的魚骨頭或者是魚牙齒。魚骨頭和魚牙齒的主要成分均為羥基磷灰石,鈣含量40%左右,磷含量19%左右。經挑選鑒定該物質有如下特征:加鹽酸冒泡泡,鈣含量39.5%,磷含量少到可以忽略不計。鏡鑒如下圖



         表面光滑,沒有粉碎的痕跡,有些小白點由一個個更小的石頭粘結而成,不呈透明狀,既不是礦石,也不是骨頭牙齒。昨天晚上經人提點可能是黃魚的腦門石頭,今日,供應商找來些黃魚活體,敲開腦門看,果然是腦門石頭,每條魚有兩塊這樣的石頭構成,大魚石頭大些,小魚石頭小些,經鑒定和魚粉中找出的石頭具有一樣的性質。看到這種石頭,能判斷出這種魚粉里為由部分黃魚或其他類似的魚組成,該種魚越多,則這種石頭越多。這種魚粉質量如何?有知道的高人請指點。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2論壇幣 +51 收起 理由
    apple12151007 + 50
    yangshizhu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9-11-13 19:08:36 | 只看該作者
    魚類學上稱耳石,石首魚科都很大,不僅黃魚有,還有其他魚類也有。憑這點判斷不出來是否好魚粉。僅供參考。

    點評

    確實如此,叫做耳石,平衡器官,人也一樣的有這種石頭。我估計人化成灰后,也基本上分不出黑人白人黃種人男人女人之類的了,估計年輕和老年的可以區分。  發表于 2011-3-29 16:06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20 收起 理由
    system + 20 該貼得到樓主的二次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09-11-13 19:14:23 | 只看該作者
    感謝黃老師指點,以前不知道如何查詢這方面的資料,現在知道這個是耳石,石首魚科,就好辦了,不知道淡水魚里存不存在,如果淡水魚不存在,那至少證明魚粉海魚含量可以,海魚的魚粉質量應該優于淡水魚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樓主| 發表于 2009-11-13 19:17:07 | 只看該作者
    石首魚科  石首魚科Sciaenidae
       種類:全世界共有70屬270種,臺灣現有11屬20種
      生態:底棲,卵生,肉食
      體側扁而長,頭大,頭部被鱗,頰部有粘液小孔,耳石大,石首魚由此而得名,鰾大而特殊,能發聲。上頜骨多少被眼前骨所覆著,下頜不具觸須。或間有1單獨短須。下咽骨不結合。腭通常無齒。胸鰭或具腋鱗。本科魚類洄游至沿岸河口地區產卵,是我因重要的經濟魚類,為我國海洋漁業主要的攤撈對象。大黃魚、小黃魚及帶魚為中國的三大海產魚類。
      石首魚科包括一般人所熟知的黃花魚、白口、黑口、鮸魚等上等魚鮮,是中國大陸沿海陸棚區最重要的近海經濟性魚類。石首魚體型多半側扁延長,吻部圓鈍,背鰭長,有一深的凹刻將硬棘和軟條部分開,側線明顯且延伸到尾鰭後緣,吻、頰部常會有一些孔洞。由於本科魚類頭部的耳石特別大,因此稱為「石首魚」,耳石的形狀同時也是石首魚屬與種間的分類依據之一。石首魚主要棲息在熱帶和亞熱帶沙泥底質的陸棚區,口小而下位的,多以沙泥中的無脊椎動物為食,它們的咽頭處有大型臼狀齒可以咬碎帶殼的無脊椎動物;口大而斜裂者,則泳速快,多以追逐小型魚類或其他游泳性甲殼類維生。多數石首魚都能利用魚鰾發聲。下腹部金黃色的大黃魚是臺灣漁市場過去常見,但現已極珍罕的一種黃花魚。
      大黃魚Pseudosciaenacrocea 亦稱“大黃花”“大鮮”。出水時,體呈金黃色,尾柄長為高的三倍多,脊椎骨25—26個,鱗片較小,在生殖季節結成大群,能發出很大的聲音(靠鰾肌的收縮,壓迫鰾壁,使鰾壁發生共振。),作近距離洄游產卵,其鰾的干制品為名貴的食品——魚肚,是我國重要的經濟魚類之一。
      小黃魚(P.polyctis)亦稱“黃花魚”“小鮮”。體形似大黃魚,但其尾柄稍粗短,長為高的二倍多,脊推骨一般為29個,鱗較大。每年春季洄游至近岸產卵及索餌,集群時鰾能發聲。為黃、渤海和東海重要經濟魚類之一。
      其他如:黃姑魚Nibea albiflora、黑鰓梅童魚Collichthys niveatus、皮氏叫姑魚(叫姑魚)Johnius belengerii、白姑魚Argyrosomus argentatus、鮸魚Miichthys miiuy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于 2009-11-13 19:24:12 | 只看該作者
    魚腦石(魚耳石)

    【來源】為石首魚科動物大黃魚或小黃魚頭骨中的耳石。
       
    【采集】多為加工魚鲞時的副產品。
       一般在5~6月石首魚(黃魚)漁汛期收集。
       加工時將頭骨中最大的一塊耳石取出,洗凈,晾干。
       
    【藥材】為長卵形,具三棱的顆粒。
       大黃魚的腦石長1.5~2厘米,寬0.8~1.8厘米。
       小黃魚的較小,長1~1.2厘米,寬5~7毫米。
       中間寬,一端稍圓,另一端尖。
       全體磁白色。
       關節面較平坦,表面可見明顯的圓形節痕;另一面向一側隆起,近尖端部有一斜的凹溝,并有橫突數個,其隆起一側的下方可見細長紋理,即生長線。
       質堅硬,不易破碎。
       氣微,味稍澀。
       以潔白、堅硬、無雜質者為佳。
       主產浙江。
       
    【炮制】洗凈曬干,放鐵勺內,上覆一碗,在烈火上煅至有爆裂聲后,取出放涼。
       
    【性味】《醫林纂要》:咸,平。
       
    【功用主治】化石,通淋,消炎。
       治石淋,小便不利,中耳炎,鼻炎,腦漏。
        ①《日華子本草》:取腦中枕燒為末,飲下治石淋。
        ②《開寶本草》:主下石淋,磨石服之,亦燒為灰末服。
        ③《綱目》:研末或燒研水服,主淋瀝、小便不通。
       煮汁服,解砒霜毒、野菌毒。
       
    【用法與用量】內服:研末,1~3錢。
       外用:燒存性研末撒。
       
    【選方】①治石淋及諸淋:石首魚頭石十四枚,當歸等分。
       上二味搗篩為散,以水二升,煮取一升,頓服。
       (《養生必用方》) ②治小便不通:石首魚頭石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千金方》) ③治聤耳出膿:石首魚魫,研末,或燒存性研摻耳。
       (《瀕湖集簡方》) ④治鼻炎:魚腦石(煅)一錢,冰片一分。
       共研末,吸鼻中。
       (《山東中草藥手冊》) ⑤治久年腦漏:石首骨,火炙研極細,每晚臨睡時,服一錢,酒調下。
       (《本草匯言》)

    參考資料:《自然科學進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09-11-13 23:08:50 | 只看該作者
    明白了,不看真不知道誤解多長時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09-11-14 21:36:39 | 只看該作者
    這是魚的游離骨,這種骨的大小能體現魚的大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09-11-16 17:53:21 | 只看該作者
    淡水魚也有,只是小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09-11-18 21:49:02 | 只看該作者
    那用在家畜飼料中是好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于 2009-11-18 21:56: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csf123
    非常佩服你的細心,多將這些問題發到論壇里來,讓我們一起探討學習和提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19:4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文县| 开化县| 新巴尔虎右旗| 海丰县| 北宁市| 瑞昌市| 清流县| 凤凰县| 隆回县| 霍林郭勒市| 云安县| 大竹县| 清徐县| 阿合奇县| 镇康县| 黎川县| 东莞市| 康保县| 松滋市| 禄劝| 漯河市| 庆城县| 靖江市| 长兴县| 马关县| 江油市| 通海县| 望都县| 大连市| 尼木县| 洛川县| 宁南县| 河曲县| 宁强县| 简阳市| 施甸县| 霍州市| 敦化市| 工布江达县| 柳州市| 新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