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流行性感冒是豬的一種急性、傳染性呼吸器官疾病。其特征為突發,咳嗽,呼吸困難,發熱及迅速轉歸。豬流感是豬體內因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統疾病。豬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引發,通常爆發于豬之間,傳染性很高但通常不會引發死亡。秋冬季屬高發期,但全年可傳播。豬流感多被辨識為丙型流感病毒(C型流感病毒),或者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亞種之一。該病毒可在豬群中造成流感暴發。
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
該病的發病率高,潛伏期為2~7天,病程1周左右。病豬發病初期突然發熱,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或廢絕,常橫臥在一起,不愿活動,呼吸困難,激烈咳嗽,眼鼻流出黏液。如果在發病期治療不及時,則易并發支氣管炎、肺炎和胸膜炎等,增加豬的病死率。
病豬體溫升高達40℃~41.5℃,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不食,肌肉疼痛,不愿站立,眼和鼻有黏性液體流出,眼結膜充血,個別病豬呼吸困難,喘氣,咳嗽,呈腹式呼吸,有犬坐姿勢,夜里可聽到病豬哮喘聲,個別病豬關節疼痛,尤其是膘情較好的豬發病較嚴重。
剖檢可見喉、氣管及支氣管充滿含有氣泡的黏液,黏膜充血,腫脹,時而混有血液,肺間質增寬,淋巴結腫大,充血,脾腫大,胃腸黏膜有卡他出血性炎癥,胸腹腔、心包腔蓄積含纖維素物質的液體。
流行特點
各個年齡、性別和品種的豬對本病毒都有易感性。本病的流行有明顯的季節性,天氣多變的秋末、早春和寒冷的冬季易發生。本病傳播迅速,常呈地方性流行或大流行。本病發病率高,死亡率低(4%~10%)。病豬和帶毒豬是豬流感的傳染源,患病痊愈后豬帶毒6~8周。
臨床特征
本病潛伏期很短,幾小時到數天,自然發病時平均為4天。發病初期病豬體溫突然升高至40.3~41.5℃,厭食或食欲廢絕,極度虛弱乃至虛脫,常臥地。呼吸急促、腹式呼吸、陣發性咳嗽。從眼和鼻流出粘液,鼻分泌物有時帶血。病豬擠臥在一起,難以移動,觸摸肌肉僵硬、疼痛,出現膈肌痙攣,呼吸頓挫,一般稱這為打嗝兒。如有繼發感染,則病勢加重,發生纖維素性出血性肺炎或腸炎。母豬在懷孕期感染,產下的仔豬在產后2~5天發病很重,有些在哺乳期及斷奶前后死亡。
病理變化
豬流感的病理變化主要在呼吸器官。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的粘膜充血、腫脹,表面覆有粘稠的液體,小支氣管和細支氣管內充滿泡沫樣滲出液。胸腔、心包腔蓄積大量混有纖維素的漿液。肺臟的病變常發生于尖葉、心葉、葉間葉、膈葉的背部與基底部,與周圍組織有明顯的界限,顏色由紅至紫,塌陷、堅實,韌度似皮革,脾臟腫大,頸部淋巴結、縱膈淋巴結、支氣管淋巴結腫大多汁。
類癥鑒別由于豬的流行性感冒不一定總是以典型的形式出現,并且與其它呼吸道疾病又很相似,所以,臨床診斷只能是假定性的。在秋季或初冬,豬群中發生呼吸道疾病就可懷疑為豬流行性感冒。
暴發性地出現上呼吸道綜合征,包括結膜炎、噴嚏和咳嗽以及低死亡率,可以將豬流行性感冒與豬的其它上呼吸道疾病區別開,在鑒別診斷時,應注意豬氣喘病和本病的區別,二者最易混淆。
防治措施本病無有效疫苗和特效療法,重要的是良好的護理及保持豬舍清潔、干燥、溫暖、無賊風襲擊。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康復的頭幾天,飼料要限制供給。在發病中不得騷擾或移動病豬,以減少應激死亡。
豬流行性感冒特征為突然發病,迅速蔓延全群,主要癥狀為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多在冬春季節以及氣候驟變時發生,該病也常繼發豬副嗜血桿菌病。
診斷
根據流行病史、發病情況、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可初步診斷該豬群為流行性感冒繼發豬副嗜血桿菌病。
防治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提高豬群的營養需求,定時清潔環境衛生,對已患病的豬只及時進行隔離治療。
2、清開靈注射液+鹽酸林可霉素注射液+強效阿莫西林,按每千克體重0.2毫升~0.5毫升,混合肌肉注射,每日一次,連用3天。
3、在飼料中混入抗病毒I號粉(400千克料/袋)+強力霉素300ppm,混合均勻。連續拌料10天;同時飲水中加入電解多維。經采取以上治療措施后,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3天后全群恢復健康。
4、中藥荊防敗毒散防止豬流感有特效。
5、及時隔離,欄圈、飼具要用2%火堿溶液消毒、剩料剩水深埋或無公害化處理,在豬的飼糧中加入0.05%的鹽酸嗎啉胍(病毒靈)飼喂1周。
6、用綠豆250克、柴胡、板藍根100克,煎水10公斤飲豬,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治療對病豬要對癥治療,防止繼發感染。可選用:15%鹽酸嗎啉胍(病毒靈)注射液,按豬體重每千克用25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注2天。30%安乃近注射液,按豬體重每千克用3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注2天。如全群感染,可用中藥拌料喂服。中藥方:荊芥、金銀花、大青葉、柴胡、葛根、黃苓、木通、板藍根、甘草、干姜各25~50克(每頭計、體重50千克左右),把藥曬干,粉碎成細面,拌入料中喂服,如無食欲,可煎湯喂服,一般1劑即愈,必要時第2天再服1劑。
豬流行性感冒由豬流感病毒引起,多突然發病,體溫40-41.℃,呼吸困難,咳嗽,眼鼻流出漿性液體,一周內可康復。治療:①百爾定注射液4-6ml肌肉注射;或安乃近注射液4-1Oml肌肉注射,每天一次。②酵母片20-60片、人工鹽10-30g,共研成末混入飼料喂飼,每天一次,連用3天。
豬群發病是由于氣候變化,畜主飼養場圈舍簡陋,飼養管理水平低下,導致豬群發生流行性感冒,同時因病情時間稍長,以致病豬繼發感染豬副嗜血桿菌病。本病應加強飼養管理,定期消毒,對患豬要早發現,早治療,且要按療程用藥。
治療
對病豬要對癥治療,防止繼發感染。可選用:15%鹽酸嗎啉胍(病毒靈)注射液,按豬體重每千克用25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注2天。30%安乃近注射液,按豬體重每千克用3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注2天。如全群感染,可用中藥拌料喂服。中藥方:荊芥、金銀花、大青葉、柴胡、葛根、黃苓、木通、板藍根、甘草、干姜各25~50克(每頭計、體重50千克左右),把藥曬干,粉碎成細面,拌入料中喂服,如無食欲,可煎湯喂服,一般1劑即愈,必要時第2天再服1劑。
豬流行性感冒由豬流感病毒引起,多突然發病,體溫40-41.℃,呼吸困難,咳嗽,眼鼻流出漿性液體,一周內可康復。治療:①百爾定注射液4-6ml肌肉注射;或安乃近注射液4-10ml肌肉注射,每天一次。②酵母片20-60片、人工鹽10-30g,共研成末混入飼料喂飼,每天一次,連用3天。
豬群發病是由于氣候變化,畜主飼養場圈舍簡陋,飼養管理水平低下,導致豬群發生流行性感冒,同時因病情時間稍長,以致病豬繼發感染豬副嗜血桿菌病。本病應加強飼養管理,定期消毒,對患豬要早發現,早治療,且要按療程用藥。
為了避免防止人畜共患,飼養管理員和直接接觸生豬的人宜做到有效防護措施,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使用肥皂或清水洗手,避免接觸患豬,平時應避免接觸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后;避免接觸生豬或前有豬的場所;避免前往人群擁擠的場所;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到垃圾桶。對死因不明的生豬一律焚燒深埋再做消毒處理。如人不慎感染了豬流感病毒,應立即上級衛生主管部門報告,接住患病的的人群應做相應7日醫學隔離觀察。
預防:
1、鋪墊和勤換干草,并定期用5%的燒堿對豬舍進行消毒。
2、密切注意天氣變化,一旦降溫,及時取暖保溫。
3、防止易感豬對感染的動物接觸。人發生A型流感時,也不能與豬接觸。4、用豬流感佐劑滅活苗對豬連續接種兩次,免疫期可達8個月。
治療:
1、對本病無特殊藥物,只有采用對癥治療的藥物來減輕病情,避免繼發感染的發生。可試用復方嗎啉片或復方金剛烷片及板蘭根沖劑進行治療,用量可根據豬的體重和藥品的含量確定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