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圳海關獲悉,受《中國-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實施的刺激,原產新加坡的貨物進口貨值在今年第三季度環比增長幅度接近70%。其中,進口嬰幼兒奶粉貨值就超過4200萬美元,比上季度大幅增長七成多。
記者隨后走訪多家超市發現,原產新加坡的奶粉一般都比其他洋奶粉價格略低。奶粉生產商則表示,無論產地是新加坡還是其他地方,其奶源、加工工藝和品質都是一樣的,而價格則由經銷商自行決定。
深圳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9月《中國-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項下共有總值1.05億美元原產新加坡的貨物從深圳關區進口,稅款優惠金額1.22億元人民幣,實征稅款1.22億元人民幣。據悉,協定實施以來,嬰幼兒奶粉為首位受惠商品,其前三季度的進口貨值高達9700多萬美元,占全部進口額的九成多。
記者發現原產地為新加坡的進口奶粉在數量上還是要略少于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傳統乳制品大國的進口奶粉,價格也普遍低20%左右。
記者仔細觀察了某知名品牌的一款900克罐裝嬰幼兒奶粉,其營養成分以及包裝都完全一致,但產地為新西蘭可以賣到210元,產地為新加坡的卻只標價176元。據超市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兩個產地的奶粉銷量不相上下。
生產商:產地不等于奶源地
惠氏公司的工作人員楊小姐接受采訪時表示,“包裝標示上的‘產地’不等于‘奶源地’,只不過可能是奶源地的生產線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才在新加坡或其他地方增設生產線,其工藝和品質都是一樣的。”至于奶粉市場價的差異,楊小姐則表示,惠氏的奶粉產品只會有一個指導零售價,但最終零售價則是由經銷商自行決定。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