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爭搶奶源現象或將再現
■新聞提示:9月以來,此前一直低迷的鮮奶收購價從均價2.5元/公斤躍升至3元/公斤的關口;而國產奶粉銷售價格也由之前的每噸1.4萬元直接漲至每噸2.5萬元左右,進口奶粉更是漲到了每噸..4萬元。分析人士認為,原奶收購價格上漲是必然,近一年多來由于奶價大幅下跌甚至無人收奶,使得倒奶殺牛的現象在各地時有出現,目前的奶價正在回歸。此外,飼料價格與年初相比上漲約5%也是推動奶價上漲的因素。業內人士擔憂,近期部分大企業間爭搶奶源的現象再現端倪,或將推動奶價水漲船高。
最近黑龍江省當地奶農不再發愁如何把牛奶賣出去,因為前來收奶的企業越來越多。
“隨著天氣轉冷,奶牛過了產奶高峰期,原奶收購價格會呈現季節性上漲,但是今年的情況的確有些特殊,漲幅比往年高了很多。”一位黑龍江省知名乳品企業的相關人士日前針對近期原奶收購價格大漲一事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行業復蘇謹慎樂觀進入11月,北方鮮奶產區產量普遍下滑,據上文提及的企業人士介紹,在黑龍江地區,與旺季相比,目前原奶日產量下降40%左右,黑龍江當地的鮮奶收購價也順勢上漲至2.4~2.6元/公斤左右,而據他了解,在華北地區,鮮奶收購價格已突破3元/公斤大關,達3.2元/公斤左右。“這一方面是因為冬季奶量下降但奶質提高,另一方面也不乏部分大企業爭相收奶的推動。”該企業人士說道。“原奶收購價格上漲是必然的,這一年多來由于奶價大幅下跌甚至無人收奶使得倒奶殺牛的現象在各地時有耳聞,目前的奶價正在回歸。此外,飼料價格與年初相比上漲約5%也是推動奶價上漲的因素。”中商生產力流通促進中心農副產品行業分析師宋亮補充說。
在近日召開的西部乳業協作發展論壇上,西部乳業發展協作會秘書長王偉民介紹,9月以來國內乳品行業進入銷售旺季,一個月之間,全國30萬噸積壓奶粉頃刻銷售一空,當下行業奶源供應缺口率達到了30%。之前還令業界人士頭疼的庫存如此之快銷售怠盡,著實令人費解。奶品市場真的抬頭了嗎?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中國奶業振興發展態勢分析會看到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奶業正逐步走出困境,消費、加工和養殖情況都超過預期。5月末全國100頭以上規模養殖比例達21.7%,比去年底提高了1.9個百分點。截至8月份,全國奶牛存欄1257萬頭,連續5個月保持恢復性增長。據工信部統計,從今年3月開始,乳制品生產經營逐步恢復。1~8月,乳制品產量1252萬噸,同比基本持平。其中8月份172萬噸,同比增長9.4%;乳粉產量66萬噸,同比增長9.5%。另外,中經乳制品產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3季度,乳制品企業延續了上半年的增長態勢,行業企業虧損面已經連續3個季度縮小,企業虧損額也延續了自去年4季度以來迅速減少的勢頭。3季度,我國乳制品行業產量比上季度增長了8%,產品銷售收入比上季度增長8.1%。
“雖然目前各種數據顯示了奶品市場的回升,但液態奶等市場并不樂觀,而奶粉價格雖然有所上漲,企業并不敢貿然判斷市場前景樂觀,依然是少加工,零庫存,以免積壓。奶品市場真正的復元仍需時日。至于早前一直盛傳的全國積壓奶粉30萬噸這個數字,從最近市場奶粉銷售突然緊俏來看,似乎頗有玄機。”該人士暗示,早前部分企業可能虛報積壓庫存數量。
奶源緊張須防搶奶從年初的牛奶賤賣到如今的奶價大漲,業內人士分析,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三聚氰胺事件后,奶價過低,全國奶農大量宰殺奶牛所致。而據西部乳業協作會的統計數據,這一年來全國的奶牛屠宰量達到了100萬頭,同時,為了保障奶品質量,全國取締了6000多個奶站,直接影響了國內鮮奶的供應量。同時,由于今年5、6月份,國內奶粉大量積壓,國外低價奶粉大量進入,為了穩定國內乳品市場,國家商務部出臺了規定,自8月1日起對鮮奶等品種實行進口報告管理,奶粉、鮮奶的進口直接受限,這也是導致奶源緊張的因素之一。
奶源緊張直接表現為各類奶品價格的爬高。9月以來,此前一直低迷的鮮奶收購價從均價2.5元/公斤躍升至3元/公斤的關口;而國產奶粉銷售價格,也由之前的每噸1.4萬元直接漲至每噸2.5萬元左右,進口奶粉更是漲到了每噸3.4萬元。對此,該企業人士表示:“目前國內很多企業加工奶粉的工業粉是進口奶粉,但是由于各企業大多有庫存,因此短期內能夠頂住原料漲價的壓力,下游產品價格波動應該不大。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奶價下跌過深,事過一年,銷售低迷的乳品市場最近逐漸復蘇,奶價上揚也在情理之中,只是近期部分大企業間爭搶奶源的現象再現端倪,這或將推動奶價水漲船高。”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