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科技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尤其在吃的方面,人對各種食物的認識也日漸提升。在對肉類的食用講究也更為重視。可是現在由于各種原因造成很多可食禽類的病因也很多。比方說下面這種病的生成讓我們廣大農戶為之嘆息!下面就來分析一下此病,也好讓我們更好的認識這種病以及做好提前防范.
一、疾病概述
該病是由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癥病毒引起的一種腫瘤性傳染病,病雞表現為貧血、消瘦,生長緩慢等。。 病理解剖特點是肝臟、腸道、心臟和其他器管有淋巴瘤,胸腺和法氏囊萎縮,腺胃炎。本病能侵害機體的免疫系統,可導致機體免疫機能下降繼發其它疾病。
二、流行特點,。
本病可發生于雞、火雞、鴨和其他鳥類,火雞對本病易感性最高。該病為免疫抑制性疾病,發病日齡多在80日齡左右,本病毒是低溫病毒,高溫季節不易發病,雞群中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不高,呈慢性死亡,死亡周期約為10周。患病家禽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可從口、眼分泌物及糞便中排出病毒,通過水平傳播使易患雞感染。本病亦可通過種蛋垂直傳播,但傳播能力較弱。常因免疫功能下降而導致其他疾病繼發感染,加重病情,造成嚴重損失。
三、臨床癥狀
病程較長的雞主要表現為生長遲緩或停滯。精神沉郁,羽毛稀少,雞冠蒼白。個別雞表現運動失調、肢體麻痹等。急性病例很少表現明顯癥狀,死前只嗜睡。消瘦、衰竭,雞冠蒼白 ,
大體病變為病尸消瘦,肝臟腫大,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增生性病灶高致病性的禽痘野毒多含有完整的網狀內皮增生癥病毒基因。雛雞發生雞痘后,易引起REV流行發病。
四、解剖癥狀
感染雞的法氏囊嚴重萎縮并重量減輕,濾泡縮小,濾泡中心淋巴細胞數目減少或發生壞死。胸腺萎縮、充血、出血和水腫,本病主要侵害肝、脾、心、胸脾、法氏囊、腺胃、胰腺和性腺等。最早出現病變是肝。特征變化是網狀細胞的彌散性和結節性增生。
五、防治措施
1、本病目前尚無有效的防治方法,最好在飼養階段不斷提高雞的自身免疫!
2、加強衛生消毒,飼養管理,嚴格控制該病毒感染的病雞進入雞場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3、嚴禁使用污染該病毒的弱毒疫苗,避免因接種污染的疫苗而造成感染發病。建議使用由SPF雞生產的疫苗。
在此呼吁廣大養殖戶,不用泄氣,相信科學的進步會給我們帶來,更近一步的醫學理念!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