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星火元 于 2009-11-4 17:20 編輯
首先探討引起魚蝦肝臟疾病的原因。 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1、魚蝦養殖投喂含脂肪過多的食物,肝細胞會被脂肪浸潤,肝臟腫大呈黃褐色,脂肪沉積,往往還伴隨著組織硬化、壞死或黃疸。
2、飼料發霉變質。
3、使用脂肪氧化酸敗的油脂或飼料原料。
4、藥物長期添加到飼料中,高濃度、長時間拌飼內服易導致肝細胞變性或壞死。
5、水體中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質及重金屬離子含量過高,加重魚蝦肝臟負擔,導致累積性中毒。
6、由細菌、病毒感染引起肝病。
7、養殖戶在水體用藥太多,超出安全范圍,導致肝臟受損。
(我見過有的魚病大夫素質低,一見出血病或死魚蝦現象就說100%是飼料原因。你說是嗎?)
魚蝦肝臟方面的疾病表現大家都知道,但在魚蝦肝臟疾病發生中,常伴有敗血癥、腸道疾病、腦病及繼發性病菌感染,另外在肝病潛伏期也長伴有車輪蟲、小瓜蟲等寄生蟲。
治療從哪方面入手你?大家仔細想想,肝臟功能是什么?
1、代謝功能:①糖代謝。飼料中的淀粉和糖類消化變成葡萄糖經腸道吸收后,肝臟就能將它合成肝糖元并貯存于肝臟,當機體需要時,肝細胞又能把肝糖元分解為葡萄糖供給機體利用,當血液中血糖濃度變化時,肝臟具有調節作用。②蛋白質代謝。肝臟是白蛋白唯一的合成器官。除白蛋白以外的球蛋白、酶蛋白以及血漿蛋白質的生成、維持和調節都需要肝臟參與。氨基酸代謝如脫氨基反應,尿素合成及氨的處理均在肝臟內進行。③脂肪代謝。中性脂肪的合成和釋放、脂肪酸分解、酮體生成與氧化、膽固醇與磷脂的合成,脂蛋白合成和運輸均在肝內進行。④維生素代謝。許多維生素如A、B、C、D和K的合成與儲存均與肝臟密切相關。肝臟明顯受損時會出現維生素代謝異常。⑤激素代謝。肝臟參與激素的滅活。 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的分解與合成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轉變等,主要是在肝內實現的,由于三大營養物質在分解時能放出大量的能量,因此,肝也是產熱器官。
2、解毒作用:肝臟可以將進入體內或在體內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有毒物質,通過氧化和結合的方式,將有毒物質變為無毒或毒性較小的物質。如體內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氨基酸分解產生的氨,經肝作用轉變成無毒性的尿素由尿排出體外。內源性或外源性的有毒物質,大多經肝細胞的作用使其毒性消失、減弱或結合,轉化為可溶性的物質以利于排出。肝臟還可將氨基酸代謝產生的大量有毒的氨經肝細胞內的線粒體和內質網上有關酶的作用,形成無毒的尿素,經腎臟排出體外。肝臟是人體內主要的解毒器官,它可保護機體免受損害。外來的或體內代謝產生的有毒物質都要經過肝臟處理,使毒物成為比較無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質,隨膽汁或尿液排出體外。
3、吞噬作用:肝血竇,竇壁上的星狀細胞具有吞噬細菌、異物和衰老紅血球的作用。故有防御功能。肝血竇的星形細胞是吞噬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腸道吸收的微生物、異物等有害物質,多被星形細胞吞噬消化而清除。
4、合成制造和貯存功能:肝臟主要造血器管,肝病時可引起血液的異常變化,如紅細胞實質的改變和數量的減少,可造成溶血及各種貧血。血小板的減少可造成出血,嚴重時可危及生命。肝臟內還可以貯存許多重要的物質,如多種維生素(維生素A、D、K、B2、B12、葉酸和煙酸等)、肝糖元、脂類、鐵等。肝臟進行的生物化學反應達500種以上,從消化道吸收來的營養物質經門靜脈入肝臟,由肝細胞合成機體內的多種物質,如血漿蛋白質,即白蛋白、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球蛋白、脂蛋白及糖元等,糖元貯存于肝細胞內,其分解物質(葡萄糖等)則釋放入血。肝細胞也參與維生素的代謝,如貯存維生素A、B、D、K等。肝細胞還合成膽固醇、膽鹽等物質。星形細胞 (Kupffer)有貯鐵的功能。
5、分泌和排泄功能:肝細胞不斷地生成膽汁酸和分泌膽汁。膽汁在消化過程中可促進脂肪在腸內的消化和吸收。如果沒有膽汁,食入的脂肪約有40%從糞便中丟失,而且還伴有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不良。同時還可以將血紅蛋白的代謝產物(膽色素)以及進入體內的細菌,隨膽汁排入腸道。
當我們知道肝臟功能后,問題不難解決。 本人的解決辦法首先殺蟲,其次投喂藥餌:大劑量使用Vc解毒,抗應激,增強免疫功能;使用VE保肝護肝;使用糖類和脂肪轉化劑,轉化肝臟脂肪和葡萄糖,減輕肝臟負擔;適量使用消炎殺菌劑恩諾沙星(如果是病毒引起的加入病毒唑)和Vk3。一般投喂7天藥餌,出血病或死魚蝦現象消失,肝臟很快修復。
本技術是星火元獨創,經我許可可以轉載。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歡迎交流,我的郵箱bjxinghuoyuan@163.com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