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高熱病”應急生物安全方案
2007年4月3日,農業部正式確認了在我國多個地區肆虐的豬“高熱病”的元兇就是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并就疫區的隔離和封鎖(控制傳染源)以及免疫(保護易感動物)工作做出了明確的部署,從控制傳染病的第三要素(切斷傳播途徑)思考,針對豬藍耳病病毒的生物學特性和傳播途徑,總結一年多來我們在控制該病傳播的成功經驗,制定了本應急生物安全方案。一、切斷“場間”(外來)傳播(針對人員、交通工具、水源、飼料等傳播途徑):1、人員消毒:勁碘1:200稀釋,對進入豬場大門口的人員進行噴霧消毒。用1:400的農福稀釋液浸泡大門口人行通道上的墊物,對進入人員的鞋底進行消毒。2、交通工具消毒:大門口消毒池使用1:400的農福稀釋液對進場車輛的車輪進行消毒,消毒液每3天更換一次;同時使用1:600的衛可稀釋液對進場車輛的車體、司機的鞋底及駕駛室的腳踏墊進行噴灑消毒。3、水質凈化:飲水中添加抗應激產品拜固舒,控制水的pH值(3≤pH≤4),每天飲用至少3小時。4、飼料加藥:每噸飼料中添加400g牧樂星+1kg氟爾康+0.5kg強力拜固舒,提高抵抗力,避免豬群亞健康。5、生活區、辦公區消毒:衛可1:400稀釋,對場內的生活區、辦公區進行噴灑消毒,每平方米地面噴灑100毫升衛可稀釋液,視感染壓力的大小,每1-3天消毒一次。二、切斷“舍間”(場內)傳播(針對人員、飛沫及物品等傳播途徑):1、人員的消毒:衛可1:200稀釋,對進入豬舍的人員進行噴霧消毒,其手部最好用1:200的衛可稀釋液進行浸泡消毒。豬舍門口腳踏盆使用1:400的農福稀釋液,對進入豬舍人員的鞋底進行消毒,消毒液每1-2天更換一次。2、場內環境的消毒:衛可1:400稀釋,對場內的生產區進行噴灑消毒,每平方米地面噴灑100衛可拜安稀釋液,視感染壓力的大小,每1-3天消毒一次。3、物品的消毒:衛可1:400稀釋,對所有進入豬舍的物品進行噴灑消毒。三、切斷“豬間”(舍內)傳播(針對飛沫、接觸等傳播途徑):1、帶豬噴霧消毒:勁碘1:200稀釋,每平方米地面噴霧50-100毫升的勁碘稀釋液,視感染壓力大小每天噴霧消毒1-2次。噴頭高度保持在豬頭部上方一米左右,顆粒大小控制在50-100微米之間。2、器械、用具的消毒:小件的器械、用具使用1:200的衛可稀釋液進行浸泡消毒;大件的器械、用具使用1:400的衛可稀釋液進行噴灑消毒。四、切斷“批間”(批次間)傳播(主要是做好空舍消毒):1、清理:將可移動或可拆卸的設備移出豬舍并清掃干凈。由上至下將舍內的頂棚、墻壁、固定設備、地面上的污物清掃、清除干凈。2、清潔:用噴霧設備將待清潔的表面打濕(潮濕即可)。全清1:50-1:100(具體濃度視豬舍的潔凈程度而定)稀釋后加入泡沫清洗機內,每平方米表面(包括移出舍外的設備的表面)噴灑250毫升稀釋液,泡沫在表面上最好保留15-20分鐘,在泡沫消失之前及時沖洗干凈。自然晾干。3、消毒:衛可1:200稀釋,每平方米表面均勻噴灑300毫升衛可稀釋液,消毒后空舍保持密閉。進豬前再使用1:200的安滅殺稀釋液,每平方米表面均勻噴灑100毫升進行消毒。4、水線:安滅殺1:200稀釋液浸泡至少1小時,排空后(在清潔步驟之前)用清水沖洗干凈。五、配套管理:1、慎用或者停用豬源性飼料原料,如血漿和血球蛋白等。注意控制飼料霉菌污染。2、做好豬瘟、偽狂犬、副豬嗜血桿菌、喘氣病免疫,并在專家指導下,正確選擇和使用高致病性藍耳病疫苗。3、適當使用強化營養、增強抵抗力和抗應激的保健產品,避免亞健康狀態,慎用抗生素。
——時時刻刻避免豬群應激,應激是豬病爆發的根源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