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養魚的關鍵在于養好水。夏季是魚類生長的旺季,攝食量大,排泄量也大,水質也非常容易惡化,在此期間,如能控制好水質,加強養殖管理,則可以保證草魚養殖增產增收,若疏于管理,則可能前功盡棄。
一、水質惡化的原因
①池塘底層殘餌及有機質過多,天氣突然變化后,造成上下層水急速對流,溶氧降低。
②養殖密度過大及大量使用有機肥、化肥,造成化學耗氧或生物耗氧增加,導致缺氧。
③生活污水污染,導致硫化氫、氨、亞硝酸等有毒物質大量出現,浮游生物大批死亡,水質發黑發臭。
④工業污水污染,重金屬離子大量積累,導致魚類發育畸型乃至中毒死亡。池水嚴重缺氧或有毒物質積累是魚類泛池的根本原因。
二、水質調節的方法
①適時適量施肥。施用高效魚肥(如活水魚樂)不僅可以定向培養水體中的有益藻類,增加光合作用的產氧量,有效減輕水體中的“氧債”,而且其中的部分有益菌還可降解水體中的氨氮、亞硝酸鹽,進一步改善水質。
②定期加注新水。隨著氣溫的不斷上升和投飼量、排泄量的不斷增大,水質條件日益惡化,為了保證池魚正常的生長,必須及時加注新水,提高池塘的水體深度,增加水體空間,減緩養殖魚類的擁擠脅迫反應,沖淡水體中的有害物質,促進浮游生物的良性生長。此外夏季因魚的生長而加大水體,能相應增大魚的生活空間,促進魚生長。
③定期使用微生態制劑 每7-10天左右全池潑灑一次底垢凈或水博士等微生態制劑進行水質調節。微生態制劑既可補充水體中的分解者,加快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的分解,而且還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為養殖動物提供一部分天然餌料。
④適時開動增氧機 抓住每一個晴天的中午,及時打開增氧機,將表層豐富的溶解氧運送到水體的底層,還清底層的“氧債”,可有效地改善池塘水質。此外,在養殖旺季的早晨和陰天的早晨,適當地開動增氧機暴氣半個小時,可降低水體中氨氮、硫化氫、甲烷等有害氣體的濃度。
⑤化學方法改良水質。根據水質情況,適時使用爽水解毒劑、凈水解毒劑、底爽A+B、潔水靈、底毒清等水質調節劑改善水質。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