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有人打電話咨詢脫氧葡萄糖的抗病毒效果,說是已有市售產品,有批文的。
老實說這種抗病毒藥別說用過,聽也沒聽說過,看來俺的知識更新還是太慢了.回來上網搜一下,真有賣的.但這東西在人醫上是用作放射醫學的造影劑,獸藥廠家的解釋也讓人理解不了,如下:
脫氧葡萄糖(DG)藥理作用
病毒正常代謝需要葡萄糖,但病毒無法識別并且對脫氧葡萄糖(DG)的親和力遠遠大于葡萄糖(1000倍),故病原體優先利用了脫氧葡萄糖,不能完成三羧酸循環,阻斷能量代謝,抑制其生長和繁殖,實現了抗病毒。因動物體(畜禽)進化完善,體細胞能識別葡萄糖和DG只特異性作用于進化原始的病原體(對病毒最強、細菌次之,寄生蟲較弱),而對畜禽體無害,是天然靶向藥物,具有抑制病毒感染、腫瘤細胞及細菌生長等多種藥理效應。
如果人的體細胞能識別、不吸收,如何能做造影劑?葡萄糖是腦的能量來源。越是活躍的腦區,消耗的葡萄糖就越多。上個世紀70年代后期,Sokoloff和他的同事首先利用脫氧葡萄糖法用來確認神經元活動的區域。脫氧葡萄糖注射入動物身體后,會被新陳代謝活躍的區域所吸收。然而,脫氧葡萄糖并不是象葡萄糖那樣完全進行新陳代謝,并且它存在于神經細胞內部。因此,可以用一種叫做放射自顯影術的組織學方法在組織中發現放射性標記的脫氧葡萄糖。通過脫氧葡萄糖,這種方法可以描繪出活躍腦區的圖譜。
互動百科上搜的知識:
中文名稱:脫氧葡萄糖
中文別名:去氧-D-葡萄糖
英文名稱:2-Deoxy-D-glucose
英文別名:2-Deoxy-D-arabino-hexose;D-Arabino-2-deoxyhexose
CAS號:154-17-6
分子式:C6H12O5
分子量:164.16
氟脫氧葡萄糖(^18F-FDG)和^11C-膽堿(^11C-choline)在孤立性肺結節(SPN)的定性診斷方面各有優勢,兩者聯用可以互相彌補不足,效果較好。^18F-FDG對惡性SPN以及淋巴結轉移判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11C-膽堿可以降低炎性病變的假陽性率,有利于惡性SPN腦轉移的診斷。但^11C-膽堿PET和^18F-FDGPET一樣無法顯示細支氣管肺泡癌、小細胞肺癌等代謝較低的SPN。有報道,^18F-氟脫氧胸苷(^18F-FLT)可用于對腫瘤進行良惡性鑒別、療效評估和預后判斷,被認為是一種具有良好應用前景的PET顯像劑。
有用過或懂這東西的朋友沒有?說說。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