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產商:美國凡立得工業公司 VARIED INDUSTRIES CORPORATION
產品簡介
麥可食是一種獨特的酵母培養物。它是采用特選的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特殊配方培養基,經過特定工藝進行深層發酵,并在保持發酵產物活性的條件下經干燥處理而形成的復雜的發酵混合物。本品已證明可廣泛應用于各種家畜包括奶牛、肉牛、豬、家禽、水產、馬和寵物等飼料中,作為一種營養添加物,提供發酵因子,刺激消化道有益微生物生長繁殖,改善動物胃腸功能,提高飼料適口性和利用效率。本品為金褐色,具烘烤香味。
有效成分
——酵母細胞賴以生存的培養基:糖類、肽類
——酵母細胞:單細胞蛋白、維生素、礦物質
——酵母細胞的代謝產物:活性肽、有機酸、免疫多糖、酶類、未知營養因子和代謝活性物質。
其中,酵母細胞的代謝產物是酵母發酵的副產品,是酵母細胞吸收利用培養基的營養素后排出的物質。這些物質包括多肽、二肽、三肽、各種酶類、維生素、礦物元素和其他未知營養因子及代謝活性物質。這些代謝產物不能通過顯微鏡觀察到,唯一確定這些代謝產物效果的途徑是在連續的培養基上觀察它們對微生物代謝的影響。酵母細胞本身就是一種單細胞蛋白的來源,而且一直用來提供特殊寡糖——有害菌不能利用的糖類。
而麥可食的培養基的配方設計目標為最大化地增殖酵母細胞和生產代謝產物。
因此,最終產品——麥可食酵母培養物具有外觀和顆粒的勻質性、流動性好和烘烤的芳香味。
功能特性
對于奶牛而言,麥可食是一種瘤胃調節劑,因為奶牛瘤胃中的微生物也有自己的一套營養需要體系,麥可食就是一種專門設計飼喂給瘤胃微生物的營養型添加劑。主要功效是刺激瘤胃微生物發酵能力,提高氨氮產量;降低瘤胃中丙酸產量,促進乳酸鹽吸收,從而有助于維持瘤胃的最適發酵酸度(pH值),提高干物質采食量,最終使產奶量提高。大量試驗表明,奶牛飼喂酵母培養物,產奶量每天可提高10%以上。
成份分析
粗蛋白:21.1% 粗脂肪:1.6% 總淀粉:21% 粗灰分:1.2%
粗纖維:13.2% ADF: 15.7% NDF: 54.2% TDN: 73.8%
推薦飼喂量
奶牛每頭每天飼喂40~50克
肉牛每頭每天飼喂15~25克
包 裝
外層牛皮紙,內層聚乙烯袋,密封。25公斤/袋。
特殊工藝
組成酵母培養物功效的關鍵成分為發酵代謝物的種類和數量,后者主要決定于三方面:即酵母菌種、培養基配方和發酵工藝,正是這三方面的特殊性賦予了麥可食的獨特功效。
——特選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已被證明具有很高的發酵效率
——特殊配方培養基:使發酵代謝產物最大化
——特定深層發酵工藝:三階段發酵系統、兩階段低溫干燥系統
第一階段:有氧發酵——酵母菌迅速增殖階段 特選啤酒酵母以蔗糖、精制糖蜜等特殊配方的營養液作為底物,在有充足氧氣的環境中,以指數級遞增方式迅速增殖,從而獲得足夠的酵母細胞用來產生代謝產物。
第二階段:厭氧發酵——初級發酵 具有代謝活性的酵母細胞,以蔗糖、精制糖蜜和玉米糖漿為主組成的液體培養基上,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大規模厭氧發酵。
第三階段:厭氧發酵——深層發酵 上一階段發酵物再一次與營養素混合,充分發揮酵母代謝活性,以最大化獲得代謝產物。整個液體發酵物經過低溫干燥后與玉米胚芽粉混合形成的半濕固態混合物,在嚴格控制條件下再進行深層固態發酵。
第四階段:終產品形成 深層發酵產物經過冷空氣引入系統低溫噴霧干燥形成最終產品——麥可食。與同類產品相比,麥可食具有更好的營養組成、穩定性、味道、功效、投入產出比。
酵母培養物和活細胞酵母的比較
酵母培養物——不含大量的活細胞酵母,是一種復雜的發酵產品。在酵母培養物的生產過程中,酵母細胞只是用來生產復雜發酵代謝產物的工具。而酵母培養物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酵母發酵的代謝產物,也包括酵母以及酵母賴以生長的培養基。酵母培養物不是作為活的或有生命的酵母細胞來源,而是作為一種營養添加物,提供發酵因子,刺激消化道細菌生長。酵母培養物能夠促進瘤胃微生物菌群繁殖的事實,是改善瘤胃發酵和提高動物生產性能的關鍵。
活細胞酵母——是活的酵母細胞來源?;钚越湍府a品試圖通過確保產品中含有某一水平的活酵母菌來達到改善瘤胃功能和幫助降解飼料養分的目的。典型的活性酵母產品單獨由酵母構成或者加以載體(典型性的是谷物副產品混合物)。活性酵母產品的質量和性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實際上,酵母是一個相當脆弱的活性有機體,易因溫度、濕度和粗處理而失活,甚至會被瘤胃酸液破壞或殺死,因此,在運輸和飼料加工過程中活性酵母極易損失。
應用研究
牛
——設置對照組(不添加酵母培養物)、A-Max組(麥可食)與DV XP組(另一種同類產品)
 美國Spruce Haven 牧場——奶牛產奶性能
添加A-Max與對照組相比,提高產奶量2.4公斤/天;與Diamond V XP組相比,提高產奶量0.7公斤/天。
 西維吉尼亞大學,瘤胃發酵分析實驗室——連續培養體系中微生物的代謝情況
1、A-Max組的粗纖維消化率比對照組和Diamond V組分別提高22%和11.5%。
2、A-Max組產生合適的乙酸與丙酸的比例,有利于提高乳產量以及乳中蛋白和脂肪的含量。
3、與飼喂A-Max相比,DV組產生了過多的丙酸致使瘤胃pH值降低,從而容易引起酸中毒的發生,導致乳房炎和蹄葉炎等癥狀。
4、與對照組和DV組相比,A-Max提高了微生物氮的利用效率。
豬(美國肯塔基大學)
 斷奶仔豬:具有明顯刺激斷奶仔豬食欲的作用;提高斷奶仔豬日增重10%,降低料肉比7.3%。
 生長肥育豬:提高生長肥育豬日增重11.3%,降低料肉比13.4%。
 分娩前四周至哺乳母豬:
——維持母豬腸道良好微生態環境,增加采食量,充分吸收利用日糧養分,母豬窩產活仔數增加5%。
——充分發酵母豬大腸殘留物,緩解便秘,顯著減少母豬糞便中攜帶的有害菌數量,降低乳豬感染病原菌幾率和死亡率,增加平均斷奶窩重15%,提高平均斷奶仔豬存活率(4%)和均勻度。
水產(美國肯塔基大學)
1、 試驗動物:虹鱒魚(每組尾數>38000)
麥可食添加量:0.5%
考察指標:生產性能
結果:添加麥可食可提高增重26.14%;降低死亡率70.71%,降低餌料系數38.90%。
2、試驗動物:越冬草魚(每組投放1.0畝 4000尾)
麥可食添加量:0.5%
考察指標:魚苗成活率
結果:添加麥可食可提高成活率14.32%;提高尾均重19.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