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整水環節
良好的水環境不僅能夠提高蝦苗的成活率,而且還為蝦苗的快速生長提供了保證。具體操作:用茶粕、生石灰、漂白粉等清池消毒后,畝施100 kg有機肥料,以利生物餌料的繁殖生長,使水色呈綠色或茶褐色,池水透明度在25 ~ 30 cm,放苗前試水24 h,安全無礙后放苗。在這一環節中,應注意兩種情況:一是當清池后浮游動物過多時,應先把它們殺滅,以繁殖浮游植物。二是當池水過肥時,應隨時使用光合細菌或EM原露等生物制劑調水至適宜程度。
2 選苗環節
南美白對蝦淡水養殖的蝦苗,必須是經過5 ~ 7 d淡化至適宜鹽度,24 h后正常攝食的淡化蝦苗。池塘放養的蝦苗體長0.8 ~ 2 cm均可,附肢完整、體表光滑、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無臟物、無病毒。鑒別蝦苗健康程度的有效方法有離心法:即從育苗池內隨機取一些蝦苗,放入裝滿水的盆中,用手攪水使水旋轉,弱蝦苗將被離心至盆中央,而好蝦苗仍能溯水至盆邊。
3 入池環節
天津地區每年五 ? 一期間都有一場惡劣的天氣,過后水溫才趨于穩定。所以,放苗應選在五 ? 一后進行。
4 改料環節
養殖戶所放養蝦苗一般為仔蝦期,自然條件下主要攝食浮游植物和小型浮游動物,幼蝦期以后主要攝食大型浮游動物。養殖戶培育的好水一般能滿足仔蝦期攝食需求,而幼蝦期后很難滿足。為避免因營養缺乏造成體質弱或病害的發生,蝦苗下塘后最遲1周即應投放高蛋白優質蝦料。經驗:養殖戶應盡可能地早投料,當你發現一天之間水體肥度大增,說明水中浮游動物已不能滿足幼蝦的需要,再不投料就為時已晚了。應盡量在此變化之前進行投料。
5 管理環節
管理環節主要包括水質管理、投餌管理、病害管理和日常管理。
5.1 水質管理?!梆B蝦就是養水”,在養殖過程中,盡量減少由于水環境的變化對蝦苗的刺激,要根據水色和生物量的變化及時施肥和加水。養殖前期黃綠色,可施過磷酸鈣或微生物肥料肥水,中后期若池水過肥可采用殺藻劑或光合細菌等生物制劑,調水至澄清水質。
5.2 投餌管理。選用質量和安全衛生符合標準的配合顆粒飼料,前期飼料的日投喂率為6% ~ 10%,日投4次。中后期飼料的日投喂率為3% ~ 5%,每日投4 ~ 5次。陰雨天和脫殼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少喂。
5.3 病害管理。整個養殖過程中,堅持以防為主,健康管理的原則。內服藥堅持定期使用大蒜素配合保肝藥。外用藥選用海因類和碘制劑。若出現白斑、紅體等癥狀時,則進行水質消毒,和底質改良同時進行,避免大劑量刺激性大的消毒劑連續使用。
5.4 日常管理。為了確定掌握養蝦動態必須堅持巡塘,至少每天早、晚、午夜3次巡塘,做好“水情”、“料情”、“蝦情”的記錄。尤其是惡劣天氣應提前采取措施,盡量避免浮頭情況的發生,因為蝦一旦浮頭,體質弱的蝦先死,于是造成了蝦吃蝦,給病害迅速傳播埋下了隱患。
6 收蝦環節
天津地區一般采用定置網具和拉網同時進行的分期收獲,在此環節中應避免十一后,寒流侵襲,氣溫突變造成不收情況的發生。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