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營養意識和食品安全意識不斷增強,消費觀念向追求自然,注重健康,利于環保的方向轉變。人們吃的要求從數量上轉移到質量上,不僅要求吃飽,更要講究口味、營養,更重要的是要求安全無污染。因此,優質安全的土雞產品備受關注,需求量逐年增加。
前些年,快速型肉雞因平凡使用激素和抗生素致使雞生長快、價格低占市場主導地位,但人們已逐步認識到嚴重危害身體健康,人們開始尋求無公害綠色食品,散養土雞是大自然的產物,是當之無愧的綠色食品,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
優質土雞雖然生長較慢,飼料轉化率不高,但抗病能力強,營養豐富、口感好,銷售價格是普通肉雞的2-3倍。盡管價格很好,但眾多養殖戶由于未掌握科學的養殖方法,最終未能賺到錢,造成很多人喪失養土雞的信心。其實不然,只要掌握正確的養殖方法,養土雞既輕松又賺錢,種田養雞兩不誤,照看了老人、小孩,團圓了家庭。
針雞當前土雞養殖的蓬勃發展,看好養殖的朋友對散養土雞技術的迫切需求,我們根據多年來生產實踐和摸索所積累的經驗,并且針對其他養殖資料的不同點,注重實用性、科學性、合理化、簡便化精心編寫本資料,供大家學習和參考。為便宜于教學和賞容易接受,本資料具體從環境要素、營養要素、防疫要素、飼養管理四個方面的重要部分編寫。
一、場地選擇
散養土雞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適合放養土雞的地形包括山地、坡地、園地、大田、經濟林地。放養場地必須遠離居民區、工礦區、公路主干線、鐵路邊和其他養雞戶,環境僻靜、空氣質量好,避風向陽、無污染、無畜害、交通水電方便,有果木要、樹林或經濟林。任意場地都不宜長時間放養,一般2-3年換一場地,待場地凈化1-2年后可繼續放養。
二、雞舍搭建
雞舍建筑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節約成本又能保證雞只安全的前提下就簡就陋的搭建簡易雞舍,要標雞舍能保溫、擋風、遮雨、不積水方可。舍內地勢要高于舍外地勢,宜從北朝南偏東南方向,有利于通風和采光,不宜建在晝夜溫差太大的山頂和通風不良、排水不便的低洼地。
育雛戶要采取防潮保溫措施,不宜建得太高、太大,以便分批養殖和保溫。一般為10-12平方、高端為2米、低端為1.5米即可。若雛雞房達不到雛雞所需溫度時應增加小溫床,小溫床的規格為:底寬80mm,頂寬50mm,高60mm,長2米,呈梯形。建舍時應按風向雛雞在前,成雞在后,有條件可搭架網上養殖
三、環境衛生
1、場地衛生 要做到清掃糞便和垃圾,每一個場地要建一個清毒池。
2、雞舍衛生 要經常更換墊料和除塵,架式養殖要勤掏架下糞便,并通風。
3、飲水衛生 要選擇干凈的水源,并用專用的飲水桶或飲水乳頭飲水,防止雞只腳踩污染水質。
4、飼料衛生 飼料應放在干燥無鼠害的地方,以防飼料發霉變質和鼠咬傳染病菌,食料桶應根據雞的背部高度留地掛起,以防雞只腳踩污染飼料,被污染的飼料是疾病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
5、雞只衛生 每群雞不宜喂養太多,以防飲水、吃食、休息時相互踩踏,每群雞應設沙場讓雞只洗澡除塵、除屑。
6、人員衛生 飼養人員飼養時要先飼養小雞可健康雞群,每到一外雞群要進行消毒,規模養殖要分批專人飼養。外來人員嚴禁進入雞場或消毒后進入。
營造一個良好的養雞環境和無菌雞場,是養雞成功的關鍵一環,雞生存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很難感染病菌。
一、飼料
雞的生長、發育需要能量、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等。不管養什么雞都要根據其營養需要制定合理的飼料配方,單一的五谷雜糧營養不全面,飼料轉化率不高
1、能量飼料 能量是雞生長、長肉、產蛋、活動所需的能量物質。能量飼料有:玉米、稻谷、雜糧、蟲糞、米糠、麥麩等。能量飼料應占飼料配方的70~80%。
2、蛋白質飼料 蛋白質飼料是雞生。生命活動、血液循環、免疫抗體、生長發育必須的物質。蛋白質并分為動物蛋白和動植物蛋白,兩者都要兼備,單一的蛋白飼料不利于雞的生長發育,動物蛋白質飼料有:黃粉蟲、蠅咀、魚粉、血粉及水產內臟等。植物蛋白質飲料有:炒黃豆、豆粕等。蛋白質飼料占飼料配試試看 20~30%(其中動物蛋白質5~10%,植物蛋白質10~20%)單喂鮮蟲只要10~15%。
3、維生素 維生素是雞新陳代謝的主要物質,飼料中維生素含量較低,野外養雞無需另外補充,野外無草無菜可補充飼料量的50~100%的蔬菜或適當補充合成維生素。
4、礦物質 礦物質也是雞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物質,雞體缺少礦物質其發育不正常,蛋雞易產軟殼蛋,肉雞易患軟腳病,飼料轉化率不高。礦物質飼料有:骨粉、貝殼粉、石粉、沙粒、木炭粉、磷酸氫鈣、食鹽等。礦物質中鈣、磷、鈉元素最為重要,必須注意補充。其他元素飼料基本可以供給。
5、水 水是生命活動中沁不可少的物質,缺水倒使雞食欲不振、生長受阻、嚴重缺水會導致死亡。
二、常用飼料的蛋白質含量
玉米8.8%、稻谷7.8%、米糠12.8%、麥麩15.7%、黃粉蟲糞20%、進口魚粉60%、國產魚粉50%、豆粕40%、黃豆35.5%、菜籽餅35.7%、花生餅45%、棉籽餅36.3%、酒糟24%、鮮黃粉蟲22%。
三、各齡段雞所需要蛋白質含量
雛雞(1月齡)20~21%;中雛雞(2~3月齡)17~18%;育成雞(4月齡)18~19%;產蛋雞15~16%。
四、飼料配方
1、育雛期 配方①:玉米60%、魚粉10%、炒黃豆或豆粕15%、菜籽餅或花生餅5%、蟲糞或麥麩10%、貝殼粉或石粉2%、磷酸氫鈣1%、食鹽0.3%、多維0.1%、細沙2%
配方②:玉米60%、黃粉蟲或蠅咀15%、菜籽餅或花生餅5%、蟲糞20%、鈣2%、磷酸氫鈣1%、食鹽0.3%。
2、中雛期 配方①:玉米50%、魚粉5%、炒黃豆或豆粕10%、菜籽餅或花生餅5%、蟲糞或麥麩30%、貝殼粉或石粉2%、磷酸氫鈣1%、食鹽0.3%。
配方②:玉米55%、黃粉蟲或蠅咀10%、菜籽餅或花生餅5%、蟲糞30%、鈣2%、磷酸氫鈣1%、食鹽0.3%。
3、育成期 配方①:玉米55%、魚粉5%、炒黃豆或豆粕15%、菜籽餅或花生餅5%、蟲糞或麥麩20%、貝殼粉或石粉2%、磷酸氫鈣1%、食鹽0.3%。
配方②:玉米60%、黃粉蟲或蠅咀15%、菜籽餅或花生餅5%、蟲糞20%、鈣2%、磷酸氫鈣1%、食鹽0.3%。
4、產蛋期 配方①:玉米50%、魚粉5%、炒黃豆或豆粕10%、菜籽餅或花生餅5%、蟲糞或麥麩30%、貝殼粉或骨粉5%、磷酸氫鈣2%、食鹽0.3%。
配方②:玉米55%、黃粉蟲或蠅咀15%、菜籽餅或花生餅5%、蟲糞30%、鈣5%、磷2%、食鹽0.3%。
飼料來源根據當地飼料市場有無情況靈活決定,但必須要保證能量、蛋白、礦物質的需要。喂料時盡可能濕喂,蛋雞要干喂。
雞病有很多種,但實際操作中主要是防治危害比較嚴重的幾種病毒性疾病和細菌性疾病,樹立以預防為主,無病先防的概念。
一、
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1、馬立克氏病 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性傳染病,引起雞的所有器官生成腫瘤,造成急性死亡,主要危害2~5月齡的雞。癥關表現為:神經型、內臟型、眼型和皮膚型。本病目前無療效藥物治療,必須在出殼24小時內頸部皮下注射馬立克疫苗免疫。
2、新城疫 又名雞瘟。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病毒性疾病。癥狀表現為:呼吸困難、消化功能紊亂、精神萎縮、食欲減退、隨后處于昏睡狀態、翅下垂冠成紫色、咳嗽有黏液。病雞常做吞咽和搖頭動作,拉黃、綠、灰白色稀糞。本病無療效藥特可治療。防疫措施:5日齡新支二聯3倍點眼淹頭,30日齡新城IV系飲水。60日齡新城I系注射。
3、法氏囊病 是一種破壞免疫中樞器官的病毒性疾病,是雛雞的一種急性、接觸性傳染病,由于哥導致免疫抑制,常造成免疫失敗而誘發多種疫病。癥狀表現為:法氏囊腫、出血、壞死、拉石灰漿樣稀糞。防疫措施:10日齡用法氏囊疫苗飲水,25日齡第二次免疫。發現該病可用高免血清治療。
4、雞痘 不屬雞痘發病區一般不做雞痘疫苗,產蛋雞必須在20日齡前翅下三叉處針刺接種。
注:做疫苗時前后兩天不能使用抗生素藥物。疫苗按說明書正確保管和使用。注射疫苗無稀釋液的可用生理鹽水或冷開水稀釋。飲水疫苗必須首先斷水2~3小時,可用冷開水稀釋,應在1~2小時內飲完為宜。
二、
細菌性疾病的防治
細菌性疾病主要有大腸桿菌、禽霍亂、雞白痢、傷寒、副傷寒等。這幾種是常見病但都可以治愈。
1、
大腸桿菌 是一種禽類急性或慢性細菌性疾病,各種日齡的雞都可發生。雛雞病因為臍炎,中大雞為腸炎、心包炎、輸卵管炎、腹腔炎等,病癥表現為:食欲不振、翅膀下垂、腹瀉拉黃、白色稀糞。預防:飲水或混飼用EM菌、土霉素、鏈霉素、氯霉素、磺胺類等。治療:可用慶大霉素和恩諾沙星注射。
2、
禽霍亂 又稱禽出敗。是一種急性或慢性接觸性傳染病。各日齡的雞均可發生。病癥表現為:突然死亡、廢食、精神不振、腹瀉翅下垂。發病原因主要是天氣巨變,墊料過濕、通風不良、氨氣過大。預防:飲水或混飼用EM菌、氟哌酸等。治療:可用慶大霉素、恩諾沙星、魚腥草注射。
3、
雞白痢、傷寒、副傷寒流 這三種疾病都是由沙門氏菌引起。癥狀表現為:拉白色稀糞、肛門周圍黏結糞便。預防:可用EM菌、土霉菌、痢特靈、鏈霉素等。治療:可用環丙沙星、鏈霉素、慶大霉素等。
以上幾種細菌性疾病可在飲水中經常使用EM菌增加體內抗體,一般不會發生。其次要經常對室內場地進行消毒,雛雞3天一次,中、成雞5 天一次。室外場地每月消毒一
次。消毒藥物EM菌、菌毒釘、漂白粉、生石灰、百毒殺等。治療紅、白痢的中藥為:神曲1斤、烏梅0.5斤、甘草0.5斤、蠶沙0.8斤、青皮0.5斤、勾藤0.5斤、連合0.5斤、香附0.5斤、川軍0.5斤共為一劑混飼料噸。
三、
曲霉菌
本病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病癥為肺炎、氣囊炎、腹腔、皮下、內臟霉菌結節。發病
原因是發霉變質的飼料、墊料過濕、通風不良所引起。防治可用制霉菌素和克霉素。
四、
葡萄球菌
是一種由外傷引起的環境性疾病,如:斷喙、刺種、啄傷、碰傷等。多見傷口發炎、化膿、漬爛、防治可用青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五、
寄生蟲病
寄生蟲分為球蟲、各種絳線蟲、羽虱。
1、球蟲 主要危害50日齡以上下的雛雞。防治:15—20日齡用氯苯呱口服用1—2
粒。20—50日齡用其他球蟲藥混飼或飲水,連用功2天停2天再喂2天。
2、絳線蟲 主要原因危害50日齡以上的雞。防治:15—20日齡用左旋米唑口服1粒,可與球蟲藥物同時用。50日齡第二次驅蟲,70日齡第三次驅蟲,90日齡第四次驅蟲,每次不能用同一種藥。
3、羽虱 羽虱寄生蟲于體表,防治:可用0.5%的敵百蟲,百蟲凈噴霧。
六、啄癖
引起雞的原因很多,如:營養不足或缺乏、體圾有蟲、缺光或光線過強、密度過大等等。最有效的辦法是斷喙。措施:15—20日齡斷喙,種雞60日齡二次斷喙。
七、應激
主要是防止斷喙、注射疫苗、轉群、賣雞時抓雞受驚嚇打堆壓傷口壓死。因此,抓雞
時要用沙網圍成小塊再抓緊。其次是夜間打雷、強噪音、突然變冷造成打壓死壓傷。晚上應觀察有無打堆情況。
八、免疫和用藥程序
1日齡 馬立克 頸部皮下注射 按說明書使用
2日齡 新支二聯
3倍量淹頭 按1000羽300毫升水稀釋
10日齡 法氏囊 弱水3倍量飲水 按1000羽2.5公斤水稀釋
15日齡 禽流感 頸部皮下注注射 按說明書使用
17日齡 驅球蟲、絳線蟲 按說明書加大30%用量
20日齡 雞痘 針刺翅膀三叉皮下
22日齡 斷喙 補充維生素抗應激反應
25日齡 法氏囊中毒3倍飲水 按1000羽3公斤水稀釋
30日齡 新城疫IV系3倍飲水 按1000羽3公斤水稀釋
35日齡 驅球蟲、絳線蟲 連用2天(晚上用)
50日齡 驅絳線蟲 連用2天(晚上用)
60日齡 新城疫IV系飲水 按1000羽4公斤水稀釋(蛋雞用新城I系注射)
70日齡 驅絳線蟲 連用2天
90日齡 驅絳線蟲 連用2天停2天再用1天
120日齡 新城疫、減蛋綜合癥二聯苗免疫
九、常用藥物參考
1、消毒藥物,要有三種以上,如EM菌、百毒殺、菌毒殺、漂白粉等。
2、抗菌藥物:土霉素原粉、育雛寶、抗菌先鋒、腸毒清、呼喉凈、慶大霉素、魚腥草、恩諾沙星、環丙沙星、止痢快等。
3、抗病毒藥物:排毒免疫肽、病毒靈、金剛烷胺等
4、球蟲藥物:氯笨胍、球蟲粉、球滅、百球凈等
5、絳線蟲藥物:左旋咪唑、百蟲凈、殺蟲魁、安絳強等
6、保健藥物:多種維生素、葡萄糖、開口樂等
一、雛雞的飼養管理
1、溫度:1~7天32℃~35℃,8~15天29℃~32℃,16~21天27℃~29℃,22~30天22℃~27℃。
2、光照:1~7天24小時,隨后每周降2小時。
3、開食:開食前先飲水2~4小時后開食,食料為碎料,自配粉料要濕喂。前半月一日多餐,后半月一日3~4餐。
4、飲水:初飲水前先穩定半小時左右后用20~25℃溫水加10%EM菌少量葡萄糖混飲,也可以用育雛寶飲水。育雛期保持24小時20℃以上的溫水加EM菌飲水,發現病情可用抗生素藥物或中藥飲水或混飼。
二、中雛的飼養管理
中雛指2~3月齡的雞,此雞已野外放養,夜晚溫度過低時要采取加溫措施,以免打堆。光照為17~15小時,一日三餐,8成飽為度。
三、育成的飼養管理
育成雞指快要上市的雞,上市前20天要采取育肥措施,育肥前首先要驅蟲,在育成雞飼料中適當加點催肥藥物效果更佳。育肥期間可一日四餐,9成飽。育肥期間不要增加光照,增加光照會消耗體能。
四、放養原則
雛雞放養前要調節好室內與室外的溫度,溫度不宜相差3℃。放養按風向小雞在前大雞在后,不是同一批雞不能放養在一起,公母最好分開放養。
五、疾病的觀察
喂食時要注意觀察雞是否吃食或吃食不良,檢查周圍糞便宜是否有異常,有病的雞常呆立一旁,羽毛松亂,發現時抓起診斷病情,首先觀察肛門是否沾有糞便,在觀察頭、眼、腳、皮膚、羽毛,檢查體溫后聽呼吸道是否有問題,正確判斷病情并分開飼養。若用藥后無效果,在改用其他藥物治療,屬于病毒性疾病應盡快淘汰,細菌性疾病和寄生蟲可治愈。
六、
養雞的幾大誤區
1、
飼料配方不完整,有什么喂什么,生長緩慢
2、
憑運氣養雞、不注重防疫
3、
亂濫藥物,不按療程給藥,一是浪費,二是治不好病
4、
不認真診斷病情,亂投紅,耽誤治療良機。
生物鏈養殖是一項十分實用的養殖技術,以物養物,變廢為寶,循環利用,凈化環境,得到實惠。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